第七章 认贼作父?

第七章 认贼作父?

  过去,李自成说完必然要让刘宗敏说,他们两人讲完之后,才是大家发言的时候。不过今天么,刘宗敏刚刚被李自成敲打了一顿,虽然只是很轻微的惩罚,但是刘宗敏过去和李自成平等谈话的基础就没了,因为李自成刚刚给他抗下了拷掠京城百官的罪名。

  能够跟着李自成造反,还能做到李自成之下第一人的位置,刘宗敏自然不是一条莽汉。虽然权将军有两人,一个是刘宗敏,一个是留在西安的田见秀,但是田见秀在军中以厚道人著称,论战绩实在难以和刘宗敏相比较。

  这十几年的造反生涯,早就让刘宗敏从一个淳朴憨厚的锻工,变成了心狠手黑的权将军。他自然是知道自己拷掠百官导致京城民心涣散,连原本已经打算投降了的吴三桂,也出尔反尔退回山海关拒绝投降了,各地原本已经准备迎接新朝的气象,现在也听不到消息了。

  看到这个后果,刘宗敏心里其实是七上八下的,这也是他拒绝独自带兵前来山海关平叛的根源。他担心自己离开京城之后,那些本就对他怨气满腹的读书人会趁机在李自成面前说他的坏话,那么不管山海关之战是胜是败,他之后的日子都不会好过了。

  毕竟当年官军中那么多大帅名将,多数都是死在了皇帝手里,而不是被他们这些农民军打败的。就连张献忠都知道,利用襄王朱翊铭和贵阳王朱常法的人头,逼迫杨嗣昌自杀,并使朝廷免去了跟在农民军身后的官军将领职务。

  有这样的前车之鉴,刘宗敏就不能不担心,自己会落得那些被崇祯逼死的明军将帅的下场。因此他宁可得罪李自成,也要迫使对方和自己一起出兵,这样至少就不用担心牛金星这些文官陷害自己了。

  不过今天,李自成先是和他谈起了过去一起造反的回忆,又让宋献策记录自己作文,把拷掠百官的罪名承担了下来。这样一来,刘宗敏就等于是豁免了这桩大罪,今后文官们也难以用这个罪名攻击他了,他自然是极为感激李自成的。

  这样一来,虽然他并不待见吴三桂,也不想和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人一起对抗建奴,但是刚刚受了李自成恩惠的他,却也不能立刻就跳出来反对李自成。这不仅被在座的大将小瞧,传了出去,军中恐怕都会认为他过于跋扈了。

  能够在军议中反对自己的刘宗敏保持了沉默,亲侄子李过和老部下谷可成向来是维护自己的,剩下的刘希尧出自革左五营,在这种场合一向都以谨慎著称,宋献策有点见识,但并没有什么决断力,因此李自成提出的联合吴三桂对抗建奴的提议,最终全票通过了。

  不过很快刘宗敏就向李自成问道:“吴三桂是个反复无常的小人,大明皇帝对他可谓是恩宠有加,但是我军围攻北京时,他对于大明皇帝的求救却置若罔闻。之前说是要投我大顺,但是走在路上又反悔了,现在更是勾结了建奴来对付我们,陛下打算如何同他联合?臣很担心,三桂会再出卖我们一次。”

  宋献策也点头认同的说道:“权将军的顾虑并不是无中生有,吴三桂这个人真的不可信。烈皇称其为孝子忠臣,我看他是逆子叛臣才对。”

  李自成也点头道:“宗敏、献策说的也不无道理,所以我们要做好两手准备,如果吴三桂真的愿意和我军联合对抗建奴,那么我们就打;如果吴三桂只是对我们虚情假意,实际上是铁了心要投靠建奴,那么我们当然不能上这个当,且先避一避建奴和关宁军的锋芒,等他们分开之后再各个击破之。”

  刘宗敏立刻拍手称好,“陛下这主意不错,我们义军向来都是避强击弱,确实没必要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和他们决战。赢了不能追击,输了必然是大败,实在是不划算的很。”

  宋献策心里也是松了口气,果然李自成确实不想打了,不过对方能够绕那么大个圈子,把全军撤退的打算光明正大的说出来,真是几日不见,学问又长进了不少。

  心中虽然对李自成有所腹诽,但是宋献策口中却很是恭敬的建议道:“若是想要让吴三桂再次叛变建奴投向大顺,我看这侯爵的爵位是吸引不了他的,至少也得是公…”

  李自成毫不客气的打断了他说道:“给王爵,许他辽王,要是打败了建奴,辽东归他所有,只要他承认自己是大顺臣民就行。若是建奴见机的早,退回沈阳去了,朕就把河北借给他,等他打下辽东再还给我好了。”

  宋献策有些愕然的看着李自成,在牛金星这些人的劝说下,李自成在对功臣封爵的时候可是相当的小气的,最高的爵位也就到侯,连个公爵都没有,如今怎么突然就大方起来了。

  果然,宋献策这边还在寻思,刘宗敏这边就不干了,他对着李自成瞪大了眼睛嚷嚷道:“三桂小儿为大顺寸功未立,凭什么封王,就他这首鼠两端的德性,像王吗?我不服…”

  李自成扫了其他三位大将一眼,发觉他们虽然没出声,但是也是一副不服气的样子,他只能庆幸自己幸好没有一开始抛出这个问题,否则刘宗敏恐怕不是口头上喊两句了。

  他摆了摆手让刘宗敏安静下来,这才开口说道:“如果一个王爵能够让跟着我们的这些老兄弟多活几个回去和家人团聚,我有什么不舍得的?我们打了十五年的仗,多少老兄弟都死在外乡,连家门都没能再看到。宗敏你要有什么不服,就冲我来,我今天都接了。”

  刘宗敏瞧了瞧其他三员大将,都躲开了他的视线,他感觉自己是孤掌难鸣,也只好嘟囔着坐了回去。看到没人再站出来反对,李自成才叹息了一声说道:“眼下重要的不是给不给王爵的问题,而是吴三桂到底想要什么,不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八万大军就进退两难了。

  军师,你一会去见吴襄,把这层意思告诉他,让他去转告吴三桂。为了表示诚意,我军将会把一片石、九门口的军队收回来,他可派人去接收两处营地。

  补之你带三千骑兵去接应白广恩、唐通部回本阵。宗敏你带人在本营后方三里处重立一营,这处大营就让给白广恩、唐通两部。希尧你督促左右两营在新中军两翼立营,这样四营环绕相守,可应对建奴骑兵偷袭。大家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其他人都纷纷领了李自成的命令,只有刘宗敏老大不满意的说道:“为何要把我们建好的营地让给白广恩、唐通,应当让他们自己去后方立营才对,他们也配老爷伺候?”

  李自成终于色变的看着刘宗敏说道:“我看,我这个大顺皇帝做的很不称职,不如让宗敏你来做?我去给你立营好不好?”

  刘宗敏一张黑脸都要变紫色了,最终只能讪讪说道:“哥哥说笑了,哥哥说笑了。臣这就去后方立营,天黑之前,一定能让陛下入住…”

  这边陈名夏在兵士带领下找到李士淳和朱慈烺后,等带路的士兵走远,他就把李士淳拉到了一边,要和他说点悄悄话。李士淳其实蛮看不起这位探花郎的,毕竟他是为了保护太子才不得不入贼营,但是这位探花却是被人推荐了一下,就立刻响应了贼人的召书。

  当然,两人的家世也是天差地别,陈名夏虽然是复社名士,但是家境一般,不当官是真没有出路。而李士淳是福建大族子弟,不当官也能回家当地主,自然对于官位没那么看重。

  现在人在屋檐下,为了保护太子,李士淳也不得不同陈名夏周旋一二。但是听到陈名夏跟他说的事情,他也终于忍不住愤怒了起来,他双手握拳瞪着陈名夏道:“你是不是疯了,让太子拜反贼为父,这让太子日后有什么脸去见大行皇帝。”

  陈名夏脸色不变的看着李士淳说道:“不是拜陛下为父,而是拜为叔父。李前辈,逗留于太子身边不去,难道真以为陛下看不出你有保护太子的想法吗?只是李前辈你也是快要六十的人了,你还能护住太子几日?

  眼下不过是让太子拜陛下为叔父,陛下就可名正言顺的为大行皇帝发丧,并让太子去南都复国。这种机会一但失去了,就不可能再有。但是李前辈想要做光时亨?一边拦阻先帝南下,一边却又恭迎新朝?

  不过是喊一句叔父,太子可保其身,大行皇帝可以得到礼遇,我大明也可复国,天下百姓也将因此而安定下来。这有何不可?”

  李士淳的脑子里都糊涂了,他对于李自成是愤恨的,因此极不愿太子和此人有任何联系。李自成今日废太子宋王之爵,再他看来就是一件好事,因为可以洗脱太子从贼的恶名。日后复国时,就不会有人以此攻击太子。

  但是他真没想到后面还有这么一出。此事答应下来,他觉得自己的道德观都要崩溃了,不答应,正如陈名夏所言,他就成为了大明和大行皇帝一脉的罪人,日后还有什么脸面去地下见大行皇帝。

  就在李士淳进退两难时,太子突然从帐篷后面跳将了出来,对着两人说道:“老师,我答应。只要陛下好好安葬皇父、皇母,让我大明宗庙能延续下去…”

字号 A+ A- 16
白色 粉色 绿色 黄色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