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军事路线图背后的故事

第15章 军事路线图背后的故事

  “要想让法兰西人民过上和平、幸福的日子,方法很简单也很残酷:我们要不停地打胜仗,要把梯也尔反动政府和普鲁士干涉军,打得不得不罢手为止。"

  为了避免消极的革命情绪继续蔓延,小布朗基第一次在别人面前暴露出自己的“野心”。

  东布罗夫斯基与坐在自己旁边的德勒克吕兹对视了一眼,他拿出一副法国军事地图递给小布朗基。

  “去年法普战争爆发时,麦克马洪率领部队前往梅斯要塞解救被围的阿希尔·巴赞元帅,这就是当时的军事路线图。与其拍着胸脯赌咒发誓,倒不如拿出一点真本事来换取我对你的信心。”

  普法战争爆发时麦克马洪横渡地中海、星夜赶路,指挥在阿尔萨斯的第一军团麾下三个军,准备突入普鲁士境内。

  在边境地带麦克马洪率领的部队,遭行动迅速普军当头一棒。在经过三次以寡敌众的战役后,他终于杀开一条血路成功突围。

  麦克马洪好不容易逃到沙隆,本想收拢军队退往巴黎,结果被巴黎的议会老爷们和摄政欧仁妮皇后以动摇民心为由,强迫他去解救被围在梅斯要塞的阿希尔·巴赞元帅。

  麦克马洪只好带领新组建的沙隆军团前往梅斯,由于力量不足他准备绕道北上解围。

  巴黎的主战派认为麦克马洪心存逗留,居然在报纸上逐日公布沙隆军团的行军路线,并强令他克日进军。

  正是由于这种愚蠢的做法,东布罗夫斯基才得已通过借阅报纸,复制出麦克马洪的军事路线图。

  “麦克马洪本意是绕道位于比利时边境的色当,然后再前往梅斯要塞救援。从地理上看一旦去色当就没有后路可退了,假如被普鲁士军队从后面给围住,麦克马洪选择的进军路线就将是一条不归路。”

  1870年爆发的普法战争,是法兰西第二帝国土崩瓦解的重要转折点,同时也是梯也尔反动政府得已粉墨登场的主要原因。

  因此当年在小布朗基写论文的时候,但凡是涉及到“巴黎公社运动”,都无法绕开这次影响重大的色当战役。

  尽管地图上没有标示出普鲁士军队的兵力部署以及进军路线,但是小布朗基依然凭借记忆按照他所知道的信息,用手指在军事路线图勾画了出来。

  “弗里德里希先生也曾指出:麦克马洪当时最正确的做法——就是取最短的途径,击破沿途阻挡他的敌军强行解围。绕道迂回不但给了对手以准备时间,也暴露了他自己毫无解围的信心。最终等待麦克马洪的命运,只能是在背靠比利时的色当被普鲁士军队被包围消灭。”

  相比于小布朗基对这份军事路线图的珍惜,东布罗夫斯基显然就没有这么多顾忌了。

  他一边用并不纯熟的法语阐述弗里德里希的想法,一边根据小布朗基的描述,用铅笔在地图勾画出普鲁士军队的行军路线。

  “根据历史情况我们得知:在梅斯有普鲁士的第一和第二军团,同时在沙隆跟梅斯之间,还潜伏着普鲁士的第三军团监视着麦克马洪的一举一动。普鲁士军队想要进攻巴黎,就必须要经过沙隆。原先待在沙隆的麦克马洪率军前往梅斯,直接导致巴黎门户大开,普鲁士军队因此趁虚而入直达巴黎城下。”

  被普鲁士军队围城的四个月是所有巴黎市民的痛,随着9月2日被围困在色当的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下令投降,法兰西第二帝国也随之崩溃。

  两天后巴黎爆发革命,由资产阶级共和派和奥尔良派分子组成的新政府,宣布成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贪婪的普鲁士并不满足于拿破仑三世的投降,继续大举进攻法兰西,9月19日那一天10万普鲁士军队包围巴黎。

  多年来不断加剧的贫富分化、食物短缺、军队失败,还有普鲁士军队的不断炮轰,大大激化了社会各界的不满情绪。

  巴黎市民特别是工人阶级和下层中产阶级,明确要求巴黎自治。拥有经自己选举产生的议会,同时希望巴黎享有与其他法国小城镇同样的权利。

  1871年1月,新宣告成立的梯也尔反动政府在围城四个月后,谋求与普鲁士帝国签订停火协定。

  普鲁士人要求在和平协定里加入一条:要让普军以凯旋仪式进入巴黎。而被围困多时的巴黎市民,坚决反对普军以任何仪式宣布对他们对巴黎的占领。

  30万巴黎市民加入被称作“国民自卫军”的市民武装部队,新成立的国民自卫军选举组建了包括激进分子、爱国主义者和康米主义者在内的中央委员会,以共同保卫巴黎这座城市。

  巴黎人民在失败面前无所畏惧,并准备好在普军进城后与敌人血战到底。

  政府首脑阿道夫·梯也尔,担心工人会用国民自卫军的武器,把自己武装起来激怒普鲁士人。

  在镇压了巴黎人民的两次武装起义后,社会各界的不满情绪日益加剧。

  以工人阶级为基础的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逐渐随之形成了另一个政治和军事权力的中心,最终导致巴黎公社运动的爆发。

  “巴黎被普鲁士军队围城的四个月,我们与其他各省的革命组织逐渐断绝了联络,直到现在有些地区还没有恢复。如今巴黎已经重新回到人民手中,相信底层市民的情况会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好的。”

  东布罗夫斯基和小布朗基对色当战役的讨论,无意间引发了德勒克吕兹对巴黎公社运动发展史的追忆,就连看向窗外的眼神也变得逐渐柔和起来。

  “伯纳德夫人的死让工人阶级和和底层市民,彻底看清欧仁·瓦尔兰隐藏在革命者下的另一副面孔。现在就连军委会在贝尔维尔招募市民武装的进度,都因为这件事情受到了影响,你就不要在我面前自欺欺人了。”

  面对东布罗夫斯基毫不客气的指责,并未进入军委会的德勒克吕兹也感到脸上一阵发烫,尽管他只是受到了贝勒那个败类的连累。

  “权力的实质是你能在多大程度上控制别人,比较通俗一点的指标就是你可以控制多少人。在我看来欧仁·瓦尔兰先生从来就没拥有过权力,起码在公社高层中他没有过比较大的权力。”

  进入十大委员会短短4天左右的时间,小布朗基就掌握了国民自卫军在巴黎近4%的武装力量。

  这让他意识到以欧仁·瓦尔兰为首的执委会,对巴黎的掌控力远没有想象中那样密不透风。

  “小布朗基先生已经在国民自卫军中,招募到8000多人加入同盟会了。现在他最需要一个像你这样的军事人才来训练这只队伍,这也是我们冒昧来访的主要目的。”

  其实早在小布朗基一针见血的指出,麦克马洪在色当战役中犯下的错误时,东布罗夫斯基就知道对方一直在谋求离开巴黎另寻发展。

  原本以为小布朗基是打算拉着他一起去投奔外省的公社组织,现在听到小布朗基居然在国民自卫军中招募到8000多人,东布罗夫斯基就瞬间明白了他一心想要离开巴黎的真实意图。

  “即便是能够供给充足的军饷,加入同盟会的国民自卫军战士离开巴黎也并非易事,毕竟这可是8000多人的武装啊!”

  尽管普军进入巴黎后过了很短时间便马上撤离了,但是盘踞在凡尔赛的梯也尔反动政府,依然在普军的保护之下。

  这就意味着小布朗基所率领的8000名国民自卫军战士,只要离开巴黎的距离超过15公里,就极有可能会陷入10万普鲁士军队的重重包围中。

  况且军委会对武器的管控力度仅次于对法兰西银行的保护,存有大量军械的军火库到现在都没有进行盘点。

  在“刺杀委员事件”发生后,执委会为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甚至暂缓了国民自卫军更换“沙斯波”式步枪的计划。

  “现在最需要解决的是士气问题,很多国民自卫军战士对革命前途都非常迷茫。仅靠能够供给充足的军饷和装备,并不能有效的提高部队战斗力,况且训练想要出成果也不是短时间就能一蹴而就的。”

  理清了思路的小布朗基,决定在梯也尔反动政府没有正式发动进攻前,暂缓率领部队离开巴黎的计划。

  在确定东布罗夫斯基有意加入同盟会之后,小布朗基便立刻决定将手中的这支武装力量,交给对方进行系统的军事训练。

  在此期间他还要采用一些后世军队的经验,统一这支武装的政治思想,同时灌输“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的理念。

  “刚才讨论的时候,我发现你十分喜欢这张军事路线图,初次见面就当做我送你的一份礼物吧。”

  临别时东布罗夫斯基将色当战役的军事路线图交给小布朗基,同时也收起了那枚代表同盟会成员身份的徽章。

字号 A+ A- 16
白色 粉色 绿色 黄色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