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爷爷,我回来了

第六十七章爷爷,我回来了

  大概了解了是个什么情况之后,杨清宁也在脑海里构思好了诗句。

  杨清宁站起身,走向柜台。

  他对着柜台上那类似饭店掌柜的人说道:“来一碗羊肉面。”

  对面那人抬起头,说道:“请作诗。”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这一首大唐诗人李绅的《悯农》,杨清宁一开口就让在座的众人大为震撼。

  他的这首诗,算是写尽了农民们的心酸,对于现在吃饭这个地点来说,可以算得上是给这首画上点睛之笔了。

  啪。

  先是零零落落的掌声响起。

  然后就是如流水般的掌声,哗哗啦啦。

  “公子稍等。”柜台后的人说道。

  杨清宁点了点头,然后去刚刚坐下的地方等着了。

  他刚坐下,刚刚那个和他说话的人就说道:“行啊哥们,牛啊。”

  “还好还好。”杨清宁谦虚的说道。

  “对了,我叫侯志刚,他们都叫我猴子,你呢?”侯志刚说道。

  “我叫杨清宁。”杨清宁说道。

  “你就是杨清宁?”侯志刚惊讶的问道。

  “猴子兄认识我?”杨清宁问道。

  “何止是我认识你啊,全天下都应该认识你了吧?”侯志刚说道,“你的一首《将进酒》写的多有劲,多有风气。”

  “只是,没想到你会这么年轻。”

  “猴子兄过奖了。”杨清宁说道,“只不过是运气好罢了。”

  运气好?

  侯志刚有种想打杨清宁的冲动,这可不是单单的运气好就能会的。

  想要作出这么一首惊天地泣鬼神的诗,平常人不下个十几年的功夫是写不出来的。

  杨清宁的话,侯志刚看着他也就十七八岁的样子。

  就算是他打娘胎里开始学,也不可能一下子就学的会。

  就像他一样,他不认为自己不聪明,他也是前十年的举人,后面中了进士。

  本以为自己的一生就这样平平淡淡的结束了,却在几天前被一群自称礼部的人找上了。

  侯志刚知道这是一个机会,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能不能出人头地,就在这一刻了。

  但是他万万没想到的是,这小小一个书院里,居然卧虎藏龙。

  他见到了十年前和他同考的人,但他是当年的状元。

  还有其他,没有一个是不比自己优秀的。

  侯志刚很迷茫,他不知道自己是为什么而来的。

  自己来的意义是什么?

  为这些人当垫脚石?如果仅仅是这样的话,侯志刚又怎么会甘心?

  他已经输过一次了,这一次,他一定要赢!

  看着杨清宁,侯志刚不禁感慨道:“年轻真好。”

  自己已经三十多了,也已经成了家,有了小孩。

  古人常说:“三十而立。”

  可侯志刚根本不敢立,生活、以及各种开销,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还是年轻好啊,还是年轻好啊。

  两人交谈的过程中,杨清宁的羊肉面也上来了。

  一个人先端来了面。

  面虽然是用羊骨炖的汤底煮的,但是却没有羊肉。

  杨清宁也懒得理这些,反正有的吃就行了。

  但是才还远远没有结束,后面的人又端上一个盘子,上面放着几个羊排。

  后面的人还拿了一个小碟子上来,上面放着一些绿色的东西。

  杨清宁拿到碟子仔细看到,这才发现原来是韭菜花。

  羊排、韭菜花。

  这是best mach啊。

  最佳搭配啊。

  一旁的人都传来羡慕的眼神。

  这时候,就有人不满意了。

  那人站起身来,朝着柜台后面的人说道:“凭什么他有那么大块的肉?我没有?”

  柜台后面的人缓缓转身,冷冷的看着那人,说道:“你要是也能作出想他一样的诗那我无话可说,我也给你上羊排。”

  “我……”那人被怼的无话可说。

  杨清宁的羊排是实至名归,他有这个实力,在这么短的时间里,现场作一首这么应景的诗,一般人还真做不到。

  杨清宁也不小气,他分了一块羊排给侯志刚,侯志刚连忙感谢。

  他也很久没吃到肉了。

  他今天吃的,还是他来着两天以来的第一顿饭。

  前两天他实在是没有什么头绪,根本想不出了诗句。

  结果就整整饿了两天,虽说他也从家里带了前,但是京城的物价这么贵,他不舍得啊。

  还不如留着这钱给回家了给老婆孩子买身新衣服。

  杨清宁吃完后,起身就要走。

  侯志刚见状,便问道:“杨兄弟要走?”

  杨清宁点了点头,说道:“回家。”

  “杨兄弟在这里有居所?”侯志刚问道。

  “我以前是京城人,只不过因为其他原因去了幽州。”杨清宁说道。

  “这样啊,那杨兄弟先回去吧,别让家里人担心了。”侯志刚说道。

  “那我就先告辞了。”杨清宁对着侯志刚行了个 礼说道。

  说完,他便向门外走去。

  来到门口,第五青株早就在门口等他了。

  “杨少爷,感觉怎么样?”第五青株问道。

  “简简单单。”杨清宁说道。

  “那就好,走吧,我送你回燕霞山。”

  杨清宁和第五青株上了马车,马车缓缓行动驶向燕霞山。

  燕霞山位于外环、内环还有临京城三个地区的交界处。

  是皇家狩猎的地方,也是很多官员隐居的地方。

  杨承乾并不能算是在上面隐居,主要是燕霞山上比较安静。

  看着马车窗外一颗颗驶过树木,杨清宁的心,也回到了几个月前的秋天。

  时间真的是非常的快,转眼几个月就过去了。

  杨清宁记忆里的那条小道出现了,那是他离开燕霞山的那条小道。

  车夫也好像知道了他的心思,马车速度也快了起来。

  500米。

  400米。

  ……

  100米。

  近了,越来越近了。

  一道篱笆出现在杨清宁眼前。

  是这里,这里,是我的家。

  杨清宁连忙下了马车,他拿下自己行李。

  打开篱笆的门。

  大叫道:“爷爷!”

  里面传来一阵骚动,从屋子里头走出来一个老人。

  “清儿?”老人听到一道熟悉的声音。

  他连忙向着杨清宁走去。

  见到了许久未见的杨清宁,手慢慢抬起,然后抚摸着杨清宁的脸。

  “瘦了,黑了。”杨承乾说道。

  “爷爷,我回来了。”

字号 A+ A- 16
白色 粉色 绿色 黄色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