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日出之前,孙策端坐在舱中,看着山顶的却月城降下了黄祖的战旗,升起象征投降的白旗,城门洞开,一队人鱼贯而出。
黄祖走在最前面。他去了冠,脱去了上衣,自缚双臂,一步步地走下了却月城,登上孙策的座舰,拜倒在孙策面前。
其他人没资格上船,只能跪在岸边,等候发落。
孙策端坐不动,目光阴冷地看着黄祖。
虽说迫于形势,不得不接受了张纮的建议,饶黄祖一命,但他内心里还是充满杀意。这不是穿越客的意志,而是来自灵魂深处的仇恨。
孙权、孙翊站在一旁,眼中更是杀气腾腾。
程普、韩当和黄盖三名孙坚旧部全副武装,按刀而立,看黄祖的眼神就像是看死人。
黄射吓得站不稳,索性也跪在了黄祖身边,连连叩头,希望孙策能遵守诺言。
孙策站起身,拔出战刀。
刀锋擦着吞口,发出刺耳的摩擦声。黄祖吓得魂不附体,浑身的肥肉摇晃不定,油汗满身。
“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孙策走到黄祖面前,沉声说道:“但念你有献城之功,我暂且饶你一命。即日起,你去曲阿,为先父守墓,每日洒扫。我会派人看着你,若能恪尽职守,忏悔前过,便能多活几日。但有一丝不敬,休怪我取你性命,绝你子嗣。”
黄祖汗如雨下,连一句话都不敢说,只是连连叩头。
“听清楚了吗?”孙策厉声大喝。
“听……听清楚了。”黄祖结结巴巴地说道:“谢……谢将军不杀之恩。”
孙策没有再说什么,用刀割开了黄祖身上的绳索,挥挥手,命人将黄祖带下去。
他实在不想多看黄祖一眼,生怕自己理性控制不住感性,一刀将黄祖砍了。
“传令,命甘兴霸入城接管。”孙策举起手,轻声下令。
“喏。”传令兵大声应诺,敲响战鼓,发出命令。
——
虽然昨天已经收到命令,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听到鼓声时,甘宁还是兴奋得热泪盈眶。
他在却月城中数月,受尽了黄祖等人的冷落、讥笑。眼下投奔孙策不到半个月,孙策就让他以胜利者的身份走进却月城。
这份荣耀,万金不易。
甘宁披挂整齐,一边下令回应中军,一边出发。
将士们奋力划桨,驱动战船,从无数人的面前缓缓驶过,来到却月城下的码头。
程普、韩当、黄盖三员老将被孙策叫到中军,共同见证黄祖投降的历史性时刻,此刻不在军中。但他们的部下都站在船上,看着刚刚投降不久的甘宁率先入城,心里多少有些不服气。
即使是吕范、祖郎等人,此时此刻,也难免心情复杂。
甘宁能感觉到这些复杂的眼神,心中越发感激孙策。
下了船,他来到那些反缚双臂的黄祖部将面前,停住脚步,左右扫了一眼。
“苏都督何在?”
看到甘宁,诸将汗如雨下,没人敢吭声。之前对甘宁多加排挤的张硕、陈就更是连头都不敢,生怕目光和甘宁对上,惹得甘宁大怒,丢了性命。
直到甘宁再次发问,才有一人上前陪笑说道:“苏都督……还在城中。”
甘宁冷笑一声,不再理会这些人,大步登城。
虽然他很讨厌他们,很想杀了他们,现在却不是时候。一来这些人不是被他俘虏的,二来他清楚孙策不杀黄祖的原因。鲁莽行事,不仅会耽误孙策夺取荆州的大业,也会让孙策对他的器重变成被人诟病的失误。
甘宁登上却月城。
城门大开,城内站着无数将士。他们没有穿甲胄,也没有拿武器,默默地站在一边,看着甘宁走来。甘宁没看到苏飞,心中不免有些焦灼。
“苏都督何在?”甘宁厉声喝道。
众人面面相觑,过了一会儿,人群中挤出一个士卒。“甘将军,苏都督被黄祖关在狱中,我带你去。”
甘宁定睛一看,有些印象,这个士卒原本是苏飞的部下。
他来不及多想,命部下接管城防,自己跟着士卒匆匆而行,来到关押苏飞的狱中。
苏飞坐在一堆乱草上,神情疑惑,看到甘宁走来,他吃了一惊,连忙起身相迎。
“兴霸,你们……”
“苏兄,黄祖投降了。”甘宁命人打开手铐脚镣,握着苏飞的手,兴奋地说道:“我带你去见孙将军。孙将军知人善用,一定会重用你的。”
苏飞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孙将军没杀黄祖?”
“是啊,不敢相信吧?”甘宁得意地笑了起来。“不瞒苏兄说,我当时也不敢相信。”
甘宁将孙策议事,决定给黄祖一个投降机会的事说了一遍。
苏飞听完,感慨不已。“兴霸,孙将军气度不凡,这是你的机缘,当善加珍惜。”
甘宁得意地哈哈大笑。“苏兄,之前多蒙你照应,这才有了今日。我甘宁岂是知恩不报之人?你且随我去见孙将军,必能保你无恙。”
苏飞叹息着,跟着甘宁下了城,来到孙策的座舰前。
张硕、陈就等人还在等着,见苏飞走来,心情越发复杂。有人向苏飞陪着笑脸,有人怒目而视,有人连声叹息。
甘宁请见,时间不长,座舰上传出命令,让甘宁、苏飞上船。
甘宁拉着苏飞,来到孙策面前,跪倒在地。
苏飞犹豫了一下,也跪下了。
孙策起身,走到苏飞面前,伸手将他扶起,朗声笑道:“想来足下便是兴霸时常提起的苏都督了。”
苏飞叹了一口气。“惭愧,正是苏某。”
“我观苏君有犹豫之色,莫不是担心愧对黄祖?”
苏飞苦笑。“飞虽无能,承蒙黄祖不弃,委以重任。虽因兴霸之故,夺我兵权,终究未曾害我性命。如今落得这般局面,的确有些难做。”
孙策点点头。“都督忠义,我甚是佩服。不过黄祖既降,我便不会坏他性命。苏君若愿为我效劳,我求之不得。若苏君为难,我也不敢勉强,当送苏君归故里。”
甘宁急了,连忙劝道:“苏兄,黄祖自己都降了,苏兄又何必有愧?天下大乱,刘表自以为名士风流,不谙兵事,荆州势难独完。如今孙将军临荆州,愿释旧怨,正是苏飞弃暗投明的好机会,又何必拘泥。难道像苏飞这样的君子隐居,却让陈就、张硕那样的小人富贵吗?”
苏飞听了,一声长叹,向孙策拱手致谢。
“愿为孙将军效力。”
孙策大笑,让甘宁带苏飞去换衣服,重新相见。
甘宁欢喜不禁,带着苏飞下船去了。
一旁的程普等人见了,互相看看,也有些意动。若是杀了黄祖,只怕苏飞这样的忠义之士就未必肯降了,将来攻打荆州,免不了多有杀伤。
虽说有些遗憾,从长远来看,也是值得的。
——
孙策与周瑜并肩,拾阶而上。
临江观风,感慨万千。
千里奔袭,辛苦了大半个月,他终于站在了却月城上,打开了通往荆州的门户。
“公瑾,我要回江东去了,这里交给你。”
“好。”周瑜笑道:“但愿你回江东后,也能如待黄祖一般,待江东父老。”
孙策笑了一声,有些无奈。
他选择不杀黄祖,除了不想耽误时间,造成不必要的伤亡外,还有与江东人、荆州人和解的意思。
江东是孙氏乡里,也是孙策的根基所在,如果仇怨太大,后方不稳,显然不利于他的发展。
历史上的孙策临死前,对张昭说,“正复不克捷,缓步西归”,就是知道江东人靠不住。
当初孙坚杀荆州刺史王睿,也在荆州人心中留下了极坏的印象。如果不加以调整,一味杀戮,征服荆州的阻力会非常大,最后连庞统都会反对他。
当初做这个决定时,张纮等人都表示了支持,尤其是沈友。他甚至表示,如果孙策不杀黄祖,他愿意代表孙策出面,与江东人和解。
周瑜虽然不是江东人,却一向不赞成孙策杀人,希望他能和江东大族妥协,避免更激烈的冲突。
但孙策却很清楚,他们的想法多少有些一厢情愿。江东大族不是黄祖这种蠢人。黄祖只想求生,江东大族却想获得更大的利益,绝不是不杀他们,他们就会感激涕零的。
杀,不行。不杀,也不行。
之前杀得太多,引起了强烈的反抗,现在稍微收敛一下可以,却不能完全妥协。
正如某位祖籍江东的大佬说过,手中有剑而不用,与手中无剑完全是两个概念。
当然,这样的话不能说出口,哪怕是面对周瑜。
毕竟周瑜也是世家子弟。
“这次我回去,不仅是为了陈登,更是为了青徐。”孙策说道:“短时间内,我可能无力顾及荆州。程公等人我都带走,这里的一切军政都由你决定,当取则取。不当取则止,不必顾虑太多。”
周瑜惊讶地看着孙策。
他和孙策的关系是好,但他们终究还是君臣,孙策将整个荆州的事务都交给了他,大大超出了他的预期。
他本来以为孙策至少会留下几个人制衡他,比如程普。
“伯符,这个责任太重了。”周瑜一时有些不知如何是好。“我怕是……”
孙策抬手按在周瑜肩上,微微用力。“公瑾,卿不负我,我不负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