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王振议钞法

第68章 王振议钞法

  “我大明铸钱最早始于太祖,当年在应天府所铸之‘大中通宝’,洪武立国后又铸‘洪武通宝’,其时命户部及行省铸‘洪武通宝’,其制凡五等,当十钱重一两,当五钱,当三钱,当二钱和重一钱的小钱……后至洪武八年,罢宝源局,革福建行省及各布政司之宝泉局,停铸钱……”

  朱棣担心朱瞻基的风寒未愈,御驾到东宫兴师动众的话会搞得孙子还要抱病接驾,所以就带了金英和几个随侍之人,轻车简从走内廷便道捷径进了东宫。

  听说太孙身体已经痊愈,正在书房读书,就悄悄地跑来“偷看”,其实是想看看太孙平常的读书学习是否偷懒贪玩……

  可没想到在书房外廊却听到了有人正在和皇太孙讨论大明钞法!

  “上以宋有交会法,而元时亦尝造交钞及中统、至正宝钞,其法省便,易于流转,可以去鼓铸之害,洪武立国之初铸钱缺铜,太祖遂实行钞法……钞法虽利,然有利必有弊!”

  朱棣从书房开着的窗外望去,这个在太孙驾前侃侃而谈的,竟然是个年轻宦官。

  金英在一旁听着屋里的声音,正是此前皇太孙让他帮忙补缺典膳局郎的王振……看到身旁的朱棣脸上的表情凝重,心里有些忐忑不安起来。

  他正想开口宣驾的时候,却被朱棣伸手拦住了!

  “别做声,再听听……”

  虽然朱棣觉得一个内官竟然和皇太孙妄议钞法之利弊得失,确实有些胆大妄为,但毕竟这是他孙子的书房,私下里讨论朝廷政策其实也是一种学习,总比其他几个年龄相仿的皇孙,整日只知道耽于玩乐游手好闲要强得多!

  “这是我大明宝钞……殿下,您觉得这么一张纸,凭什么就能当钱用,老百姓又凭什么认可它呢?”

  王振拿出一张“一贯”面值的宝钞递给了朱瞻基,并问了一个问题。

  朱瞻基今年二十四岁,比王振小一岁,两人年纪相仿,以前王振在东宫当差的时候就经常和他做这样的“专题讨论”,也正是因为王振和其他宦官不同,才让他对这个小太监另眼相看。

  他接过宝钞翻来覆去看了看,沉吟了片刻说道:“大明宝钞是律法明定之货币,百姓可以用宝钞缴纳赋税,还可以宝钞领取勘合换盐……百姓自然就认了!”

  “但它依然是一张纸!”

  王振的这句话把朱瞻基一下子说懵了。

  制作宝钞的纸料是取桑树的第二层皮“桑穰”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印钞专用纸,高一尺,阔六寸,青色纸质,外有龙文花栏,题额“大明通行宝钞”。

  虽然纸料考究,印刷精致,还有特殊的防伪标识……但王振说的没错,这就是一张纸!

  但却是一张可以用来当钱花的纸!

  “殿下刚刚所说宝钞的各项用途,这都没错,但其本质是宝钞代表着大明的信用!子曰:人无信不立,业无信则不兴,国无信则衰。百姓愿接受宝钞作为货币,源自大明对天下百姓的承诺。在百姓看来,皇上说这宝钞值一贯钱,它就值一贯钱,因为那是皇上的金口玉言……百姓相信皇上的话,所以也就愿意相信宝钞!”

  今天王振和朱瞻基谈起这大明钞法之利弊,其实是源于之前在海上闲来无事和张武的一番闲聊。

  当时王振问起为什么旧港今年朝贡和往年不同,以金银铜作为贡物,当时张武就说那是因为国库空虚北征缺钱粮,施氏即为大明臣子自当为国效力。

  随后就聊到了关于“货币是国家信用”这样一个听着挺新鲜,但说起来却一针见血的话题。

  王振把张武言论中颇有些狂悖的言论洗白了之后说给朱瞻基听,立刻换来皇太孙颇为嘉许的目光,他并不知道站在窗外的朱棣听了也频频颔首。

  “此子倒是颇有些见识的!”

  金英听到朱棣小声说了这么一句,心里悬着的一块石头总算是落了地。

  可让他没想到的是,王振紧接着就以此论为基础,用他那颇为激进的思想开始攻击朝中大臣了!

  “前年,皇上欲征漠北,夏原吉、吕震、方宾、吴中等,都说不宜出兵。方宾说军费不足;夏原吉说内外交困,户部府库空虚,还推说连年北征和数次巡洋耗费巨大……这完全是将责任推到陛下身上。”

  王振的话引起了朱瞻基的共鸣,他点了点头说道:“夏原吉的事皇爷爷确实很生气,后来不是把他给下狱了吗?还抄了家……不过他家里一贫如洗倒确实是个清廉的官儿……可你说的这些和钞法有关吗?”

  “户部管着天下钱粮,钞法更是财政的重中之中,如今很多地方钞值不稳,宝钞流通不畅,民间奸商私铸劣钱,设谋网利,贵卖贱收。钞法之弊日积月累,亦有颇多弊端,夏原吉等枉称治世能臣,实则沽名钓誉之徒,自己的职司没管好,反而文过饰非推诿卸责……”

  这番话王振说得颇有些慷慨激昂,将他心中对朝堂大佬们的怨气都发泄了出来。

  而窗外站在朱棣身边的金英越听越觉得心惊肉跳,忍不住大喝一声:“大胆的奴才!圣驾在此,妄议朝政,你……你该当何罪!”

  金英这一声吼,不但把屋里的两人吓了一跳,站在他身旁的朱棣都忍不住皱了皱眉头。

  “皇孙瞻基恭迎圣驾,皇爷爷……恕罪!”

  朱瞻基反应挺快,立刻起身跪拜,顺势把呆若木鸡的王振也拉着跪了下来。

  朱棣之前听王振说的那些狂悖之言,脸色确实有些阴沉,但其实是想到当初把夏原吉下狱在朝堂上引起的一系列反弹,倒并不是对王振的话有多少恶感……可偏偏被金英这么一搅和,搞得他有些尴尬了。

  朱棣瞪了金英一眼,迈步走进书房,对朱瞻基说道:“你身子刚刚好利索,赶紧起来!地上凉……你……也起来说话!”

  最后一句是对王振说的,听着虽然有点冷,但语气倒是很平和,甚至还有几分嘉许……

字号 A+ A- 16
白色 粉色 绿色 黄色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