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封王

第18章 封王

  “百官觐见!”

  翌日,清晨,天色蒙蒙。

  常朝马上就要开始。

  “臣等拜见陛下!”

  在京侯爵,六部侍郎以上,六科主事,不到四十人队伍列队走进奉先殿。

  常朝的规模虽小,却是实打实处理政务的朝会,能列位其中无一不是在洪武朝拥有真正权势的人。

  左武少,右文多,六列排列静静的站在御座前。

  “赐座!”

  别看老朱对官员苛刻,轻则罚罪,重则剥皮实草,三代诛杀,可大明官员可不是后清的奴才,都是有人权尊严的。

  加上不少人早年和老朱打天下,常朝之上自然有他们的座位。

  “臣等多谢陛下!”

  老臣入座,站立者显得更为稀疏。

  “太子薨,国本动摇,今日先议国本!”

  老朱的话音一落,奉先殿顿时沉默下来,无数人垂首。

  前后四个月,总算提到国本的问题了。

  老朱之前不提,他们这些深知老朱性格的又怎么敢说,真当锦衣卫废了,老朱的刀就炖了?

  如今可算是等到了,可该怎么说?

  “尔等有什么想法?”

  沉默,还是沉默!

  “詹徽,你为吏部尚书大明天官,替朕掌管百官,可有妙策?”

  都不敢说话,那老朱就点名。

  一个个过去不是想的很多吗?

  今个摊开了说,不说,做梦呢!

  “老臣并无妙策,但老臣亦是认为,国本当早立,一防人心思变,二恐生祸事!”

  詹徽哪敢提什么妙策,真当老朱这是在询问储位人选吗?

  就算询问,可也不看看眼前这是那位主,涉及到国本是他一个吏部尚书能参合的吗,怕是没见过老朱的屠刀?

  御座上,朱元璋面无表情看着众臣态度,心中骂了一句老油条,跟着淡淡问道,“难道众卿心目中就没有合适人选?”

  “陛下,国本虽重,却非臣等可言!”

  “此事当有圣心裁断!”

  “自周商开启,嫡长子为嗣,我大明遵循祖制便可!”

  发现不能不说,一句句推诿之言脱口而出,谨慎者如避虎狼,少有大胆者也只是提到祖制,人名一个都没提。

  “朕之二子朱樉,镇守西南,武功卓越,尔等觉得如何?”

  你们不提,那咱自己提。

  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朱元璋越发看不透眼前这些官员的心思,好似每个人身后都有他那些好儿子的影子。

  一个个都胆肥了!

  “陛下不可!”

  闻言,刚刚坐下的詹徽再次站了起来,出声建言,“秦王殿下行事莽撞,去岁藩国内多过失,恐非良选!”

  “既然秦王不行,那么晋王呢?”

  老朱显然没打算放过他们。

  秦王没资格,那是早就注定了,可晋王却没大错,这个行不行?

  “晋王虽无大错,但我刑部有记录,晋王数次以奔马缚人,车裂之,多智而残暴,怕也非良选!”

  刑部尚书杨靖直接站了起来。

  他们可以不开口人选,但也不可能让人选落到他们不支持的人身上,哪怕也知道老朱这在是搞事,可大家赌不起啊!

  “秦王不行,晋王也不行,也就说咱的儿子里就没合适的了?”老朱目光幽幽的看着众人。

  “回禀陛下,陛下嫡孙朱允炆,才思敏捷,博学而多才,至诚至孝,年十七已有大儒之相!”

  “回陛下,陛下嫡孙朱允熥,年幼纨绔,但自懿文太子去后却可守孝与东陵,沾染风寒而不改其意,孝,义双全,若有名师教导,日后当有大作为!”

  贬老朱的儿子那是手段,抬两个皇孙也是手段的。

  看着文官之手詹徽,勋贵之首汤和相继开口,老朱也清楚今天到这就可以了。

  “允炆,允熥皆为朕之嫡孙,人品贵重,未来可期!”

  顿了顿,朱元璋再次开口。

  “记,皇长孙朱允炆,朕之长孙,自幼好学,聪慧机紧,待亲诚孝,待师恭宽,文采卓越,可兴文治。”

  一字一顿,整个奉先殿所有人都沉浸在朱元璋话语中,分析着这里面每一个评价。

  “封,朱允炆为凤阳郡王,即日起权知应天府诸事。”

  说完,在场百官脑子一阵轰鸣。

  凤阳郡王……权知应天府诸事,这代表了什么?

  稍微了解一点宋朝史的都知道,这就是变相承认朱允炆皇太孙的位置。

  凤阳,老朱的老家,别看只是一个郡王,可这郡王绝对是诸王之首,荣誉大过一切。

  至于权知应天府诸事,这是宋时的制度,等于是将南京大小事情交给朱允炆,有了这个身份,朱允炆就可以自建班底,和太子没什么区别。

  “陛下圣明!”

  朱允炆的身份到此算是定了,接下来就看朱允熥。

  “再记,皇次孙朱允熥,懿文太子嫡子,朕之嫡孙,人品贵重,幼有顽心,行事无拘,然至诚至孝,性刚毅坚!”

  承认身份,贬低过去,褒奖孝义,肯定性格,一压一抬之间,朱允熥过去彻底被总结,文臣武将的口统统被封住。

  “封,朱允熥为吴越郡王,事宗人府右宗人!”

  “臣等附议!”

  群臣再次跪拜与地,到此朱允熥算是安排好了。

  尤其是宗人府右宗人这个身份,不出意外很快就会成为宗正,然后再就藩,里子面子全齐,这绝对是就朱允熥嫡孙身份的最好安排。

  “成旨!”

  至此,老朱彻底将事关朱允熥,朱允炆的基调敲定。

  “陛下,老臣以为皇孙朱允熥也算是出府,是否与应天另外安排住所?”

  看着领命下去制作圣旨的宫人,汤和站了起来。

  “臣等附议!”

  闻言,文官齐声开口道。

  事情都定了,就不要再犹豫,朱允熥晚搬不如早搬。

  “赵勉,应天府内可有住所?”

  朱元璋看向现任户部尚书赵勉。

  “回陛下,开国公府所在徐府街内有一套六进六出的院子,可供选择!”

  户部掌管一切钱粮,赵勉自然清楚,就算他想隐瞒,他的上一任杨靖还站在一边呢。

  “既然如此,那就一并赐了!”

  一栋院子而已,老朱根本不在乎,别看现在南京城涌入了不少人,可好的住所也不是谁都可以住的。

  再说只是暂时居住一下,也不算寒颤了朱允熥。

字号 A+ A- 16
白色 粉色 绿色 黄色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