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农业大省南桂的农副产品比其他省份要丰富一些,在供应方面也要宽松一些,不需要每一样都凭票供应,每个月都只有这么紧巴巴的三两斤。
可那也是相对而言的,要想大量采购,那是绝对不行的。
怎么办呢?
方法来自我要,条件来自我创造。
有没有办法周定斌都要想方设法的解决,这就是他的性格。
于是他他先是采用蚂蚁搬家的方式,在全市各个供销社“流窜作案”这买几斤那弄几十两。
结果很快就被人家发现了,这小子隔几天就来,用赵大爷的话说“专往一只羊上薅,薅得跟葛优似的,谁看不出来啊。”
于是他再去的时候,人家就一定要他凭票购买了。
周定斌没辙,只能在单位里挨家挨户的走访,拿自家和小李他们家的粮食票换别家的花生票。
如果按一比一的换法别家是很亏的,毕竟花生已经算精粮了,而其他的粮食比如说大米小米青稞玉米红薯等都是杂粮。
令他没想到的是单位里的大部分职工们都愿意把自家的花生票换给他,当他的粮食票不够的时候,人家甚至愿意赊给他,让他有粮食票的时候再还,这让他非常的感动。
后来他才知道,原来这是孙主任和张大姐的功劳,是人家一户户的去做“思想工作”换来的。
可就算弄来了大半个单位里的花生票,能够换到的花生也不过百十斤,自己吃是绰绰有余了,要拿来销售却是杯水车薪。
不过眼下也管不了这么许多了,先把煮花生的本事学到手再说。
周定斌相信车到山前必有路,人到床前必脱裤的道理,眼下先过了眼前这一关,有什么困难到时候再说。
于是他和小李子把买到的花生分成了小份,一份份的进行熬煮。
他们原本以为煮花生就是放水,然后放点盐什么的煮熟就行了,没想到张大姐的煮花生里是大有文章。
把花生煮熟谁都会,可要煮出张大姐那种芳香四溢,花生仁软而有韧劲,吃完之后还能带有回味的可就不容易了。
张大姐煮的花生吃起来虽然像是原味, 但却比一般的煮花生香甜,因为她从用水开始就与众不同。
单位大院里有一口井,因为现在自来水已经基本入户的关系,这口井平日里已经不经常使用了,就是职工们用来镇西瓜的时候才用到的。
张大姐煮花生用的就是井水。
事实证明用井水煮出来的花生就是比自来水煮出来的香。
除此之外张大姐还会在煮花生的时候放一些冰糖提鲜,少量的盐入味,配合八角,香叶,桂皮等配料提香。
这种花生吃起来像是原味的好像什么都不放,可实际上却放了很多的配料,因此吃起来比原味的更好吃,可又不会让其他的味道抢了花生原本的滋味。
最后还有煮花生的火候,这关系到花生仁的软黏嚼劲。
张大姐的做法是放水的多少和花生的数量要严格控制好,当花生熟透的那一刻,水也正好烧干。
水少一分则花生仁糊掉,水多一分则花生仁太软,缺少了嚼劲。
张大姐把这种煮花生的方式叫做收味,通过水分蒸发的方式把很少,却很重要的调味渗透进入花生壳里,最大限度的把花生仁原本就浓郁的香味提炼出来,刺激人的味蕾,吃了之后还有回味无穷的感觉。
当真是不吃不知道,一吃我还要。
那是吃一颗想两颗,吃两颗想四颗,一旦开吃就完全停不下来。
周定斌现在才知道,原来所谓的“原味”是加了很多道工序之后创造出来的味道,是人们想象中的味道,而不是花生本身的味道。
他和小李子煮出了一锅又一锅的花生,让张大姐亲自把关。
不仅如此,还有秀秀这个嘴巴已经被张大姐养刁的美食家兼食客在旁监督。
只要秀秀说味道不对,哥俩就认定这锅是失败的。
这些不成功的花生自然也不能浪费,全部都分给同单位的人帮忙消化了。
大伙儿原本觉得他们两人不务正业,还占单位便宜,当众殴打孙主任,虽然碍于情面把花生票换给了他们,却说不上对他们有什么好感。
可现如今吃人嘴软拿人手短,品尝着他们送上门的花生,看着哥俩每天起早贪黑的忙活,大家对他们又逐渐产生了好感。
在张大姐的示意下,他们送得最多的就是孙主任他们家。
原本孙主任的媳妇儿对于小李子是很有意见的,毕竟他动手打了自家男人,这换了谁家媳妇儿说她没有想法是不可能的。
可她也经不住小李子一次次端着热气腾腾的花生送上门来,她们家的小女儿也很喜欢吃。
这一来二去心里的那点怨气也消了,平日里没事还主动过来看看,问他们有什么需要帮忙的。
一周之后,他们把所有换来的花生卷都用完了,那点折腾“影视周边”换来的启动资金眼看着就要见底的时候,终于煮出了张大姐认可,秀秀也点头的花生。
“和我妈亲手煮的还有点差距 不过糊弄糊弄外人应该没什么问题了”秀秀咀嚼着口中的花生一副品鉴家的模样。
“你这妮子,不是让你好好练习写作的吗,怎么又来掺合了,待会儿你爸回来了看他不收拾你。”张大姐把秀秀往房间里赶。
听说再过不久秀秀就要接她爸爸的班进报社去了,这段时间正在家里学习怎么写文章做报道呢。
一想到人家马上就要成为正式的报社职工了,而自己竟然只能到街上去卖花生,小李子就感到心里不是滋味。
周定斌看出了自己这个小兄弟的心中所想,他拍了拍小李子的肩膀,朗声说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改明儿咱们成了万元户,也不比他们在单位里的混得差。”
小李子点了点头,可看着秀秀的背影还是充满了羡慕,甚至还有一些别的什么情感。
无论如何终于搞定了最重要的产品,接下来他们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产品的货源以及销售地点了。
货源不用说,除了供销社他们也没办法从其他的途径获取花生了。
周定斌再一次跑了到供销社去,不过这一次他直接找到了供销社的领导,提出他们要大量购买花生。
没想到那领导吃惊的说道“你们怎么还要买花生啊,我看了一下销售记录,这段时间你都买了上百斤了,我问你,你到底是买去吃啊还是拿去喂猪啊,我可告诉你们,我们城里是不许养猪的。”
“你就放心吧,不管我们用来做什么,肯定不会用在违法的地方。 ”周定斌笑眯眯的说道“还有就是今后我们想要长期大量的采购,不知道你们这里有没有什么优惠政策。”
“这东西前两年还要凭票供应的,今年产量不错有得卖给你就不错了,你还想要什么优惠政策 。”供销社领导不满的说道。
周定斌知道附近的生产大队都在种花生,花生在他们这个省还算比较富足,可现在看来想要大量进货依然很难。
他垂头丧气的准备离开,没想到在临出门的时候差点撞到一个人。
那人一看到居然咧嘴笑了起来“哟呵,你怎么来了?”
周定斌看着那人有些眼熟,可一时半会儿却想不起来在哪见过“同志你是……”
“这么快就忘了?”那人笑呵呵的说道“你还卖过我几次站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