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4 二师伯往事

034 二师伯往事

  来者是外地的商户,在本地做生意多年,说是自家的老爹死在了外面,现在要按着传统,让他落叶归根,二师伯怕是这人不懂这一行的规矩,这就和他细细说了起来,谁料这商户也不搭理,从口袋掏出三锭金子,这说道:“师傅,这只是定金,你若能将我家老爷送回来,我当十倍给予余款。”

  要是一般人,估计立马就笑脸相迎,请茶上座了,但这人是二师伯,金钱都是身外之物,自家不缺吃穿,需要这么多金银做什么?这也不发怒,只是不言语,这商户也不懂,又丢出三锭金子,谁知道这次丢出来,被二师伯轰了出来。

  有人告诉商户,那二师伯为人高傲,你且要听他说完规矩,他才给人办事儿的,你尊重他,他才给力办事儿。

  商户一听,第二次登门,这次是毕恭毕敬,满脸堆笑,说是之前不知道规矩,这次是专门道歉来的等等,如此说了十来分钟,二师伯才答应下这桩买卖。

  钱收了,二师伯就打算叫一个后生走一趟,毕竟这来回的路不是很远,商户老爹离自家只有200多公里,也就是几天的事情,谁料商户笑着说道:“师傅,这等事情你且放在心上,我的意思是叫您老人家走一趟,你自己也说了没多远,400里也没多远。”

  商户说到这里,怕是自家说错话,又给了一锭金子,这算是跑腿费,回来还给重赏,二师伯倒不是为了钱,却是户主这么要求,最后二师伯只能答应下来。

  等商户走后,二师伯去数那瓷猫的胡子,刚数到24根的时候,那胡子的顶部突然断裂了,虽说不多,估计也就针头那么一丢丢,但这也是不祥预兆,又等了几日,又去数胡子,刚到24根,那胡子又断裂了一点,二师伯很是好奇,怎么如此几次都是断裂?

  为了这事儿,寻找了自家的师兄,也就是孟三炮的师傅,叫他算了一卦,师兄说自家出门定然无大碍,但可能牵扯到一些事儿,至于什么事情大师兄没说,只说天机不可泄露,不然要受到天谴,二师伯询问:“如此,这单生意不做也罢。”

  谁料师兄说道:“那下单生意也如此,你将如何?”

  二师伯一听,这哪里是什么兆头不好,这是命中有劫数。

  大凡一些匠人都会遭受劫数,一般都是那些能工巧匠,有的巧夺天工,制造出人间并没有的东西,所以上天就会让他受劫,但不像地仙一样被雷轰,而是遇见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要么出了命案,要么是被陷害,吃牢饭,或者是其他林林总总,这种劫难是逃不掉的,也是躲不掉的。

  二师伯听到这里,略懂三分,这就准备上路。

  二师伯一路上十分的小心,从永顺到沅陵县差不多要走五天五夜,这几日二师伯为了怕和人拌嘴,都是深入简出,将自己打扮的十分狼狈,浑身都是恶臭,就怕和别人找茬,如此到了第五天,总算是到了沅陵,这便换了一身行头,就去寻找那尸体。、

  客死他乡的尸体,要看死在什么地方,比如清朝的时候,死在客栈的人大都是放在了官府的停尸间,但是到了清朝后期,官府也不管这事儿后,尸体便是丢在了柴房,稍微好点的客店就放在了雅间。

  而这时候的尸体就不能叫尸体,也不叫僵尸,而是叫喜客,那是要被人赶回去的,喜是雅称,客是客死他乡,这种尸体就叫“客死他乡的人”。

  由于死者家属和店家通过话,二师伯找到那客栈的时候,那店家也十分的清楚,将事儿一说,便找到那尸体,叫二师伯请便。

  要想起尸,先是要将尸体在盐水里面浸泡三天三夜,浑身都挂满了盐壳,当然这种盐并非是吃的盐,而是那种海盐,从海水中提炼出来的,除此之外,还要将尸体进行烘烤,用朱砂塞住五官,赶尸匠相信,人一旦死后,人的灵魂是没了,只能借尸还魂,要是不封住五官,自家借来的魂魄也怕跑掉。

  除此之外,能否敢尸,那祖上也是有定论的,留下三能赶,三个不能赶,简单的说三能赶,就是在外面病死的能赶,被官府责罚而死,比如站笼死,能赶,砍头的能赶,只要将头缝合即可!

  三不赶,简单的说,就是自杀的不能赶,因为自杀的人是心甘情愿死的,魂魄是没法勾回来,就算借魂过来,那人的怨气太大,也是起不了尸体的,第二不赶,就是尸体被焚烧过,肢体不全,这一方面主要是湘西山高路远,走的那些都十分的难走,要是肢体不全,全程要赶尸匠抬走,那就很难办了。除非是给很多的钱,一般这种赶尸匠是不会赶的。

  第三种那就是雷打死的,因为赶尸匠相信这些人是生前做了太多的缺德事,所以才被雷劈死,这种自甘堕落的是不能赶的,而二师伯今儿所赶的尸体,当初商户是说病死的,但到了这头一问店家,这才知道是被雷劈死的。

  店家的小儿只是说,哪天晚上打了一个雷,家里突然起火,等灭了火,这客人已经被烧的面目全非,这才通知了家人。

  当然了,二师伯到现在也管不了那么多,就当自己在渡劫,用朱砂将那五官封死之后,又用桐油将尸体抹了一片,这尸体看上去这会儿已经不是那么僵硬了,已经达到了赶尸的条件,只管等外面的寒雨停住,就可以赶尸回家了。、

  到了第三天,外面的雨停了下来,二师伯这便带着尸体上路,因为是尸体,路人是十分忌讳的,都是到了深夜,等外面没了人,这才将尸体挪出来,放上符咒,念了口诀,那尸体就会一蹦一跳的开始行走。

  赶尸通常都是两人,前面的人叫引路,后面的人叫追魂,条件不足,只有一个赶尸匠的时候也可以赶,这就不是前后走,而是和尸体走到一排,要么左边,要么右边,这叫扶丧,意思就是帮助尸体上路。

  那尸体一蹦一跳向前,在那空阔的大街上,虽说四处无人,但也显得格外的扎眼,更重要的一个问题,那就是这年代不安定,清朝末年,国人纷纷暴动,都是轰炸官府,四处起义,那沅陵县县城地盘不大,但是人口密集,这几日刚遇见加强巡防,二师伯赶着尸体出去没多久,一队官兵便就追了上来。

  来者便是当时的沅陵县城防司令,当然清朝时候不叫城防司令,相当于这个职务,这人叫罗思源,只管叫二师伯停下来,问他是做什么的。

  往日二师伯遇见这些人都是给一点打赏钱也便可以脱身,所以,尽管赶尸匠在穷,在外面还是留住了买路钱的,二师伯见了这罗思源,也不多说,说自己是赶尸匠,身边的便是尸体了,罗思源心里一怔,这就要掀开头上的黑布,要看看这玩意儿到底是啥样子。

  二师伯见状,连忙从口袋掏出几锭银子塞给罗思源,这就说道:“官家切莫偷看,那都是死了多时的人,想必不吉利。”

  “不吉利?”罗思源说完这句话,只是看了那碎银,没接过去,讥讽一声说道:“不吉利,难不成比那暴乱分子还不吉利?上面的说了,这几日有革命军神出鬼没,要轰炸衙门,我等是奉命行事,你且让开,我怀疑遮面的人就是革命党的人。”

  二师伯一听,也不敢说话了,既然是要抓人,那随便他搜了。

  黑布被掀开,露出一脸蜡黄的尸体,双目紧闭,穿着一双尖尖鞋,浑身如同钢筋水泥一样僵硬,很显然这人早就死亡了,但罗思源不简单,看着这人甚是好奇,这就要拉回去先做个鉴定,要是鉴定这人真的死了,那就算了,要是没死,或者是革命党,这事儿就大的去了。

  这几个兵扛着尸体,走三步看一眼二师伯,走三步看一眼,其实就是暗示二师伯给钱,之前那点钱还不够一顿酒钱,要他多给点,二师伯是何许人也,为人刚正,且不会人际关系,又清高,眼睁睁的看着那尸体被挪走,倒也没办法,只能跟着那官兵一起到了衙门口。

  官兵一看,哟呵,你这人有意思,老子就是要你几个钱,你还真的不给,难不成老子还要将那尸体挪到衙门里面去不成?这就犯难了。

  那是到了衙门口,官兵将那尸体放在门口,又找来二师伯,苦口婆心的叫他拿出证据,证明这人是尸体,实际上就是要钱,没想到二师伯就是没听懂,最后几个官兵来了火,将那尸体一并拉到了衙门里面!要折腾几天在说。

  二师伯傻眼了,在衙门口蹲了一夜,到了第二天二师伯醒过来,被路人叫醒,问他是干嘛的,怎么打扮的这么奇怪?

  二师伯叹了一口气说道:“我本是赶尸匠,路经此地,谁料被官差把尸体给收走了,要我出具尸体死亡证明,你说这证明怎么打?”

字号 A+ A- 16
白色 粉色 绿色 黄色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