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终于轮到我们老唐的剧情了,北宅在设计1963-1965年这三年选举之路的时候犹豫了很久,最后还是决定尊重历史,不打算一步步从政一点点爬了。
一步步从政不够带劲,给白左来点小小的MAGA震撼(不过现实里的右翼民粹放到TNO世界多少也得是个左翼民粹吧?)
-------------------------------------
校园爆炸事件过后,唐纳德已经在媒体的镜头下正式宣布将要走上从政之路,但他有什么?
兜里有几个臭子?虽然有很多美钞,但想要参加选举...还是杯水车薪。
有点名声?比他有名声有威望的政治家多了去了,自己的名号估计也就在休斯顿市火了。
有美共当靠山?拜托,第五大党前面还有四个呢!
唐纳德还记得几天前美共干部的建议:
“唐纳德先生,如果您真的要从政,我们建议您早些加入民主党,不过您的党员身份就得...”
那位青年干部看上去很失落,他很笃定,如果唐纳德说的是真的,真的要去竞争总统的位置,小小的美共是不会成为这条鲤鱼跃龙门的垫脚石的!
唐纳德除了退 党别无选择,而且这将近一个月的相处,他已经发现了这位“同志”的党性比较弱。
“谁说我要退 党了?!谁说的?造谣!fake news!”
唐纳德夸张地挥舞着小手,嘴巴大大地长着向说话的干部瞪眼睛。
“我可没说我要退出美共!”
“也就是说您在电视上说‘我要进入政界,去竞争总统的位置’这句话是吹牛?”
“当然不是!我老唐说话,一个唾沫一个钉!”
“可...这并不现实,先生,党的力量很小,敌人们的力量太强大,党帮不了你选举成功,您还是早做打算吧!”青年干部似乎有些生气,他以为唐纳德是在拿自己神圣的党员身份开玩笑。
“为什么我就不能是在没有从政经验的情况下竞选?凭什么,美利坚法律哪一条写了?就算尼克松出台了《共 产党管制法》,我们也有选举权!”唐纳德反问。
“先生!别做白日梦了!脚踏实地为休斯顿乃至整个美利坚的人民服务吧!谁会选举一个没有一丁点经验的家伙坐上政界最大的椅子?”
唐纳德非常不理解,2019年的世界观终究是限制了他的眼界,在这个时代,民粹主义才微微抬头,美利坚还奉行的是精英政治。
“从来!从来没有!美利坚从来没有一个总统,是没有任何从政经验的!你要是能当上总统,我直接站在帝国大厦顶端大喊三声‘我是傻逼’!”
青年干部看唐纳德的眼神逐渐从轻视变成了傻逼,他很讨厌这种没能力还在那里犟嘴的家伙,像唐纳德这种喜欢口花花的干部根本不适合待在美共!
“谁说住在白宫的才算总统?!”
唐纳德一拍桌子,他最讨厌别人看轻他了,无论是穿越前还是穿越后。
也不怪唐纳德和TNO本地土著思维不同,在21世纪,“政治素人”上台执政已成为一种独特的政治现象,譬如美国总统川建国、斯洛伐克总统苏珊娜·恰普托娃、乌克兰总统泽司机、韩国总统尹锡悦......他们曾是企业家、律师、艺人、检察官等,毫无或鲜有从政经历的他们一跃成为国家领导人,并以自身独特风格执政,影响着国内政治和国际关系。
这就是“政治素人”,他们相继跻身政坛中央,给西方传统精英政治和国际关系增添了不小变数——这一点我想只要了解一点国际事件的应该都明白吧?
“政治素人”一跃成为国家领导人的现象主要出现在实行西方民主制度的国家,而且都是实行总统制的国家。因为总统是由全体选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的,选民的认知、情绪和偏爱非常容易影响最终的选举结果。
而在议会制国家,选民只是投票给自己支持的政党代表,选举获胜的政党领袖自动获得执政地位。所以,议会制国家在议员或者部长层面可能出现一些“政治素人”,但成为国家领袖基本上不可能。
传统的精英政治积弊难除,“政治素人”更注重回应底层民众的期待,这构成“政治素人”现象的社会根源。掌握绝大多数资本的利益集团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丰厚利润,而广大普通民众却因产业空心化所获甚少,贫富分化愈演愈烈,社会结构两极分化愈显。在国际社会局部冲突动荡背景下,西方国家普遍出现了移民和难民涌入、社会治安恶化、种族矛盾激化等情况,民众对此怨声载道。
传统的政治精英囿于政治教条,面对错综复杂的问题和发展道路显得无所适从,于是催生出各种极左或极右的社会思潮,民粹主义在西方社会呈现出大发展态势。在此情况下,民众对传统政治精英失望,求变求新成为主要诉求,传统政治圈外的一些精英在政坛迅速崛起,成为一种新的政治现象。
个人的光辉业绩和独特魅力是产生这种现象的个体原因。
泽司机原是乌克兰的著名演员、节目主持人,作为“国民喜剧演员”深受民众喜爱。尹锡悦长期从事检察工作,曾主导调查韩国前总统朴槿惠涉及的“亲信干政案”,凭借“正义检察官”的形象赢得民众支持。民众对现实的不满情绪无处发泄,难免寄希望于这些成功人士能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改变。
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广泛运用是这种现象兴起的技术原因。随着各类新媒体和社交软件深入大众,每个人都可以根据喜好获取信息,这就容易造就“政治网红”。“政治素人”往往善于利用新媒体拉近与民众的关系,阐述政治理念,进而迅速走红,对大众产生很大吸引力和政治动员力。
可1963年,连商用电脑才诞生没几年,别说国际互联网了,连办公局域网才刚刚诞生不到半年,哪来的新媒体?
民众对政治的参与度太低了,这个时代还是电视和报纸的时代,民众获取信息太过被动,以至于只能跟着民主党和共和党的喉舌走。
而互联网打破了这一限制,民众可以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看法,虽然大多因为个人素养,看法基本上都是键政,但某种意义上互联网确实促进了社会的进一步民主化。人民只需要动动手指,就能将身边发生的好事坏事上传互联网,成千上万的人都可以同时浏览——
这是报纸、电视拍马也赶不上的。
唐纳德想要凭借政治素人的身份出道,成为关注焦点成为大明星,必须要把网络搞起来。而且他还必须频繁参与社会焦点事物,包括但不限于:
种族歧视问题,自己要多参与这类事件,还要是以正面的形象;
官僚机构腐败、滥用职权问题,这些问题只要爆出来就会加剧美国民众对尼克松政府的失望——虽然已经够失望了——不过还是没触底反弹;
多与民众互动,在更多的社会性事件——比如焦点议题,表达自己的看法,而且要精炼且具有冲击力,最好“稍微”极端一些——不极端没人看啊!
只要自己让大部分美国人都知道“唐纳德·trump”这个名字,自己选举之路就成功了大半。
那么他现在就得去看看这个时代,1963年的计算机科学前沿院校,是怎么搞的互联网。以自己50多年后的历史学识,肯定能加速一波!
“毕竟,没有人比我更懂计算机!”“咳咳!”
餐厅里的食客被唐纳德的yy打扰,怒目而视。唐纳德尴尬地笑了笑,迅速从表演状态退出,随手在餐盘下垫了50美分的巨额小费,在食客们的白眼与服务生崇拜的眼神中大摇大摆地走出了餐厅。
他急忙地去电话亭,投了枚硬币拨通了上级的电话:
“罗兰副部长,我要订一张从休斯顿飞往纽约的机票,大概要请一周的假。”
“嗯?你要去加入民主党?民主党总部可不在那里,小子!”看来自己要从政这个消息整个休斯顿党支部全都知道了。
“不,我一直是美共党员,我得去一趟哥伦比亚大学。”
“什么?哥伦比亚大学?你去那里干什么?”
“搞互联网。”
“那是什么网?捕鱼的?”
“...对,捕鱼的,捕一条超级,超级大的鲈鱼。”唐纳德笑了笑,意味深长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