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啸风和齐远山那天下了燕尾崖,艰难地走到天黑,这才找了一个地方歇了下来。他们歇脚的地方没有人家,是一条小溪流经的山谷,溪边有一片还算平整的林地。旁边的山上有一个挺大的山洞,可以看到野兽出没的痕迹,就是没有看到人留下的印记。
山洞虽大,这么多人都挤进去的话也躺不下,于是就有一半的弟兄就在山洞外过夜。好在大家都是惯了的,倒也没有人觉得有什么不合适。
赵啸风和齐远山嫌洞里憋闷,到洞外走了一圈,看了看弟兄们都安置妥帖了,就在附近找了一块露出地面的大石头,两人坐下说起话来。
赵啸风先说起今天的事:“远山,今天的事情透着蹊跷。这个范文标应该是最愿意投靠保安团和鬼子的,但是看他的行事,明摆着就是要对大当家的不利啊。还有一点范文标那边好像是起了内讧,他应该是凶多吉少,要不然他的手下不至于逃散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真把我给弄糊涂了。”
齐远山仰面朝天躺着,似乎是在数着天上的星星,听了赵啸风的话,他慢悠悠的说道:“范文标突然中途带人往回返,绝不会是不想进城了要回燕窝顶,最大的可能就是企图对李天福不利。但是看来他没有得手,自己反倒被人干掉了,应该是李天福干的。这个范老三应该是早就和城里的日本人或者刘成基勾结在一起了,我们小屯村遇险那次,多半就是他给鬼子递的消息。不过他看着挺聪明个人,其实还是太笨了,居然以为能够骗过李天福。李天福要是没有点道行,那他也不会坐稳燕窝顶的头把交椅,早就被别的土匪给灭了。这就叫聪明反被聪明误啊。”
赵啸风说:“要照你这么说,范老三早就勾结了刘成基或者鬼子,那他回去对付大当家的,日本人不会不知道了?真要是这样,大当家的进城以后不就危险了吗?”
齐远山回答道:“那倒不至于,小鬼子要的是燕窝顶几百弟兄替他们卖命,他们才不在乎最终是谁当了这支队伍的头儿呢。大当家的只要逃过今天这一劫,进城以后应该没事,这支队伍还要靠李天福来带,鬼子不会对李天福下手的。只是以后日子一长就难说了。”
赵啸风不愿意投向鬼子当汉奸,所以带着弟兄们脱离了李天福,但是他还对李天福当年救他心存感激。现在虽说和李天福分道扬镳了,但还是不希望他出什么事的,特别是这里面还牵扯到闫美云姐弟还有莲儿呢。他忍不住问道:“你是说以后日本人会对大当家的下手?”
齐远山说:“我是说李天禄,他或许会对他大哥下手。”
赵啸风不信,摇着头说:“不会吧?他们毕竟是亲兄弟啊。”
齐远山发出一声嗤笑说:“你难道真的没有看出来?李天禄早就对他这个亲哥不满了,山寨里弟兄们互相看着,这事还不一定会发生。现在他们进了城,只要什么地方得罪了谁,那人再下点功夫挑唆一下,兄弟反目就是早晚的事。”
赵啸风沉默了,他不想相信齐远山的话,但是理智告诉他,齐远山说的很可能是对的。
两人就这样沉默了一会儿,齐远山忽然开了口:“啸风,我们天亮以后朝哪里走?今后我们怎么办?这个你想过没有?”
赵啸风说:“我早就想好了,我想带弟兄们到响铃坡去。那里以前曾经是自封司令的郑天扬的老窝,虽说没有燕窝顶险要,也可算是易守难攻的了。自从郑天扬被我们打败,那里就已经废弃,到现在也有三年多了。我们先上那里去看看,要是还可以的话,就先在那里扎下来,再慢慢的想办法。就是我今天走的方向弄不清了,不知道走没走对,按理说早就应该到那里了。明天我们找这里的山民问问路再说。”
两人又有一搭没一搭地说了一些话,疲累上来了,他们就这样在大石上睡着了。
第二天天色刚有点蒙蒙亮,大家就被鸟儿们吵醒了。他们从燕尾崖下来的时候,随身带了一部分粮食,做饭的家伙也没忘拿。于是他们就做好早饭,大家填饱了肚子,这才继续朝林子外走去。
昨天他们心急火燎都没有找到出路,没有遇到一个人,今天却只走了几里路,眼前就出现了一个小山村。村子很小,不到十户人家,村子周围种着一些旱地作物,有的人家门外晾着山货或者兽皮。看得出这是个靠山吃山,日子过得很清贫,但是又不被外界打扰的山村。
赵啸风他们这么多人带着枪突然出现在村里,让村里的人吃了一惊。好在接下去这些人并没有为难村民,只是询问到响铃坡该怎么走。村民们告诉赵啸风,响铃坡离开这里大约还有五里地,顺着村前的小道朝北走,上了一条大点的山道再走两里路,就是响铃坡了。
赵啸风有点犯迷糊了,他弄不清响铃坡怎么会到了他们的北面。村民们听说他们是从燕窝顶那边过来的,都笑了,对赵啸风说他们走过头了,他们到了这儿再回过头去找响铃坡,那是绕了个大圈子。村民们问赵啸风他们是怎么走过来的?赵啸风想了半天,弟兄们也七嘴八舌说了一通,还是没能弄明白他们是怎么走到这里的。
他们谢了村民,然后按照村民的指点一路走去,果然很快就来到了一个树木很少的山坡,再向前不远有个不高的山峰。这个山峰占地不小,上面倒是树木茂盛,脚下应该就是响铃坡了。
响铃坡是因为山上一种手掌大小的石块得的名,这种石块摇动起来会发出声响,相传是张果老的驴子掉下来的铃铛。现在这种能摇响的石头很难找到了,但是这个地名却一直流传了下来。关于这个地名当地还有一种传说,说是因为坡顶的那个山峰形似倒扣的铃铛,而那座山顶上曾经有过一座极小的道观,道观屋檐下的铃铛被风吹动,那声音在夜里能传出去很远,因而得了这个名字。那座山峰上面还真的有一片残砖碎瓦,据说就是那座小道观的遗存。那个道观里,传说当年只有一个带发修行的道姑,因其没有剃度,当地人称之为“毛姑”,所以直到现在,这座山峰还是叫做毛姑顶。
毛姑顶四周的山坡上树木稀少,连茅草都不多,稀稀拉拉的。但是毛姑顶这座不大的小山峰上,却长满了树木,虽说没有参天大树,但是整个山峰全都被绿色覆盖了。毛姑顶的半山腰上,有一个山洞,从洞里流出来一股清泉,汇聚到了洞口的一个石潭里,清澈见底。这股泉水很奇怪,不光是因为比它低得多的响铃坡上一片旱象,滴水不见,在这高处却有这么一股常年不枯竭的泉水出现。这泉水的古怪还在于它干旱时就从洞里往外流,流入石潭以后,石潭的水位从不干涸,但也从来没有见它溢出来过。而一旦天降大雨,石潭里的水又会倒流进山洞深处,谁都不知道它回去了哪里。
这个山洞里有两条分叉,一条直通毛姑顶,出口就在那座道观遗址旁;另一条向前半里来地之后忽然向下,阴暗潮湿深不可测,谁都不知通向哪里,据说也从来没有人进去探过底。当年这儿的土匪头子郑天扬被燕窝顶打败之后,至今下落不明,有人说他就是逃进了这个山洞深处再也没见出来。
郑天扬在此占山为王的时候,手下也有百十来号人。他们曾经在山洞下面的山峰脚下建造了木围栅,里面盖了一些木屋,有一半左右的人就守在这里。山顶上也曾盖了好几间屋子,郑天扬和三四十个手下住在山顶。还有二十来个人则分别守住了山下另两处可以通行的小道入口。这里虽说没有天险可资利用,但是当年郑天扬死守山洞下的营寨,后来又死守山洞和那两条只能容一人通过的小道,硬是顶住了燕窝顶弟兄们的猛攻。后来要不是他手下有人乘机反水,燕窝顶还不见得能够顺利拿下这处山寨呢。
现在这里没有了任何建筑物,当年那些木屋都被李天福的手下一把火烧得干干净净。赵啸风带人到了这里以后,把弟兄们分成了四部分,各自守住了上山的三个路口,他则和二十来个弟兄上了毛姑顶。他们吃过午饭以后马上就动手,在几处同时盖起了简易的木屋。这些弟兄中间有几个会做木匠,盖几间遮风挡雨的木屋还是不在话下的。现在天气也还不冷,先有个地方住下,然后再做过冬的打算也还不迟。
赵啸风他们在毛姑顶暂时落了脚,此地虽说离开燕窝顶也只有十几里,但是山高林密,四周人烟不多。毛姑顶虽说不高,但是占地不小,如果有人想要完全围困住毛姑顶,那就算是来个三四百人都无济于事。他们用了四五天时间,总算给自己弄好了容身之地。接下来,赵啸风就考虑起弟兄们的生存,以及当下该干些什么?
赵啸风心中对燕窝顶那些跟随李天福下山的人还有着一份牵挂,特别是其中的闫三和与莲儿,还有闫美云和秋水等人。他对齐远山说,他想进城去一趟,看看那些兄弟姐妹们现在怎么样了。
齐远山当即劝阻道:“不行,你现在是鬼子和刘成基等人的眼中钉,就是李天禄也对你居心叵测,他们都认识你,你进城那是自投罗网。我知道你放不下他们中的一些人,但是不能这么冒险。这样吧,我们先到燕窝顶附近去看看,或许能够打探到一些消息,然后再决定下一步怎么做。”
赵啸风想想也有道理,于是不再坚持,同意了齐远山的意见。第二天,他就带上几个弟兄踏上了返回燕窝顶的路。齐远山生怕他遇到什么事控制不住情绪,于是也和他一起走了。
这一次他们有了方向,一路很顺利,两三个钟头以后就来到了燕窝顶附近。他们从山下的山民那里得知,燕窝顶上被鬼子放了一把火,所有的一切都被烧得干干净净。山下的介马庄则遭受了一次劫难,被鬼子杀了三十几个人,还糟蹋了好几个女人。山民不太清楚李天福他们到底如何了,只是听说他们都跟着鬼子进了城,具体的不是很清楚。
赵啸风和齐远山连忙上了一趟燕窝顶,见到的果然是一片废墟,什么都没留下。他们没有在上面多逗留,下了燕窝顶就赶往介马庄。介马庄的乡亲们以前对赵啸风很好,见了面有说有笑的,可是这次见到他们却显得很冷淡。还算是赵啸风和他的手下平时没做过伤害介马庄乡亲的事,他们对赵啸风提出的问题还能回答,还没有对他们开骂。
赵啸风知道介马庄的乡亲们恨鬼子,也恨燕窝顶的土匪投靠了日本人,在他们眼里,赵啸风虽然和李天福等人有所区别,但毕竟还是一伙的。他并不责怪乡亲们,心里却升起了一股强烈的仇恨,他想要杀鬼子,想要用行动向乡亲们证明自己,也为介马庄的罹难乡亲们报仇。
他们在介马庄也没能打听到更多的关于山寨里弟兄们的消息,于是一路向北,顺着李天福他们那天走的路线,一点一点地向附近的百姓打听着。他们遇到的人告诉他们,当天李天福的人好像跟着鬼子先到了魏岗镇,在那里住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和鬼子大队一起回的县城。
赵啸风他们为了多打听一点消息,不知不觉中就来到了魏岗镇外。他们站在远处看着魏岗镇,能看到那里已经在四周修起了寨墙,留出的寨门口也有岗哨把守。他们没法进镇,就在镇外等着,想要从镇里出来的人身上打听到一点有关李天福的消息。
他们等了一会儿,没有能够遇到相熟的人,齐远山就建议先回去,慢慢再想办法打探。赵啸风很不甘心,还想要再等等。就在这时候,从镇子里忽然有一队人马向他们这边冲了过来。赵啸风马上带着大家退走,那些人追了一阵没追上,就朝着他们的背影开了枪。
这些人和赵啸风他们隔得远,那一阵射击并没有给他们造成什么损害,但是却让赵啸风又增添了一层对白家的仇恨。他回去的一路上都很少说话,齐远山想要转移他的注意力也没能起作用。
他们回到毛姑顶以后,赵啸风和齐远山一商量,决定先从闫三和的那些弟兄中间,挑一个可靠的,让他先进城去探探消息。就算是这个弟兄被认出来,只要说是回去投靠闫三和的,估计也不会拿他怎么样。
那个弟兄进城去了,赵啸风虽说对他很信任,但是也没有把自己在城里的眼线告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