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5年10月,妥明排斥了索大帅,换上来一堆大帅,这些人后来有死有降。
其中大部,被他自己设计除掉了——1867年8 月,总大帅马升因专权被妥明设计处死。
“妥逆虽僭伪号,事皆决于马升。妥逆忌其专,嗾绥来伪**马官缚升至,斫毙之,并杀其党及伪翼长十余,贼势渐衰。”
妥明回军大帅,一下子就去掉了一大半,内耗严重,实力受损,以致后来1870年没能挡住阿古柏的进军势头。
没想到,左总后来成了这阿古柏的对手,此时1874,还在口里兰州为西域清军做后勤转运工作呢。
倘若,大清传统的丰镐之家,景廉、成禄、金顺入疆1873,能及时搞定西域这些内外乱情,靖平天山南北,就真的没有左骡出关这回事了。
倘若,大妈没有谈判伊犁被占这事,也不会锁定左总出关这事。
历史,没有这么多倘若,也是用来淘汰人事的,尤其是现实中的大人物。
1875年5月,光绪元年四月,左宗棠受命为钦差大臣,督办西域军务,金顺为乌鲁木齐都统,帮办军务。
这是因为,在通朝争论海塞两防中,左总的并重主张:加强海防重要,加强塞防迫切,又赢得了大妈的芳心。
而且,提出了解决西域难题的方法,“缓进急战”、“先北后南”一整套战略思路。
实际已着手准备,筹集军饷、采运军粮、整顿军队、改善装备,就为了有朝一日出关,收复天山南北。
军事战略上,早在肃州战役结束后的1873年3月,左总就相继致信**衙门,论述了不少战略问题——
出关清军,难以立即奏效。
关内局势,也不允许大军立即出关,兵指天山。
如收复乌鲁木齐城,则军威彰显,再大兴屯田,保证后勤长期供应,安抚西域各部耕牧如常。
依托稳固局势,再向沙俄宣示伊犁的主权,一旦动兵,方可致胜。
总之,要粉碎俄人的阴谋,必先击败阿古柏、安定回部。
欲收回伊犁,须先收乌鲁木齐。
1875年5月受命后,左总在兰州召集会议,专门讨论军事问题。
“先北路后南路”、“缓进急战”,又称“缓行速战”,就是开会得出的击败阿古柏战略——
“先北路后南路” ,即先安定北疆,但不取伊犁,再进军南疆。
综合考虑了,阿古柏的兵力部署、天山地理环境,以及平定江格尔、大小和卓都是先北后南的历史经验。
阿古柏势力集中于南疆,北疆势力较弱,而北疆反阿势力比较活跃,先攻北疆即可避实就虚,先声夺人。
也可解除,南下南疆的后顾之忧。
也考虑到了,阿军主力支援北疆、双方恶战的可能。
从地形地貌看,从北疆进军南疆,有利于避免受阻于大沙漠,北疆地广土沃,泉甘物阜,可供驻军,用作南下和西进的后勤基地。
收复北疆,是收复南疆和伊犁的前提条件。
“缓进急战”,即不打无准备之仗,不忙进兵,一旦行动开始,则要速战速决,不可游移迟缓。
一是,兵贵神速。
二是,西域气候、交通、粮运、防务等,都要在急战前做好准备。
整顿军队上,左总强调了“兵贵精实”,加强战力,节饷减粮。
左总对出关西征各部进行了裁减,而且金顺本部,以及金顺接收的景廉、成禄等蒙满八旗,是这次裁汰的重点。
左军的精简整顿,实际从1873年8月,同十二七,就开始了。
对自己的湘楚各部,也是精选壮丁,裁汰冗杂——
仅1874年,就裁去了马步整40个营,又裁汰奇捷字营马步兵、勇夫1000多人。
“弱不任战”的兵勇,一律转为农垦劳力,一改此前景廉实行的“寓兵于农”、“即兵即农”策略,厉行“分兵农为二”大法。
考其后来,出关在疆行动,还真不出其策略、战略、战术、后勤的计划安排——
自奉命督办天山军务,左总共耗时1年零4个月才进军古牧地作战。
攻占古牧地以后,仅6天时间,即基本收复了乌鲁木齐全境,除玛纳斯南城之外。
进军南疆,左宗棠、刘锦堂也都是贯彻缓进速战方略。
左宗棠西征军的兵力,不同学者的统计略有出入,以下是——杨东梁的统计结果。
一、老湘军,统领刘锦堂,总计22000人马。
1进军北路,步队17营8000人,马队8营2000人,共计25营、10000人。
2进军南路,步队19营9000人,马队12营3000人,炮队1营,共计32营、12000人。
1、步队——
左军3营,谭拔萃分统;
中军右翼3旗,左翼4旗;
右军4营,谭上连分统;
董字3营,董福祥分统。
2、马队——
余虎恩部原3营,南北分路时增陶生林1营,充为4营。
黄恩鹏部,即旌善马队,原5旗,分路扩为6旗。
3、炮队,管带侯名贵。
实际兵力,还有亲兵和“老马队”。
刘锦堂老湘军,入疆后兵力变化——出关时25营。
进军南路,先增加桂锡桢、章洪胜、方友升3支马队及侯名贵炮队,为29营,后又关内招兵,充至32营,炮队单列一营。
二、西征军各部
1、进攻部队
1张曜统帅,本部嵩武军、刘凤清部、武朝聘马队,计15营6550人马。
2徐占彪统帅,本部川军、秦玉盛马队,计5营3旗。
3金顺统帅,札字营、英字营、振武营、定西营、健锐营、马队、亲兵队、军胜营,计40营17000人马。
2、防守部队,10550人
1定远军,统帅易开俊。
2督标军,统帅宋得禄、夏朝奉、宾恩耀。
3白马营,统帅徐万福、范铭,1877后徐革职,归徐占彪指挥。
4威仪军、5健锐营,统帅明春。
6其他,罗瑞秋、陈宗蕃、易玉林。
三、大本营,钦差左宗棠
亲兵步2营,亲兵马1营,1200人,后增至15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