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同学少年

第三十一章 同学少年

  一天之后的社员大会如期召开。

  正交欧格斯所允诺的一般,社员大会全体以26票弃权,105票赞同,41票反对的结果将拜伦一行人接纳为共耕社正式成员,自此共耕社的正式成员数也由172人增长为了212人。

  得到这样的结果,拜伦的弟兄们不由得长吁了一口气。

  现在他们总算有一个安身处了。

  不过事先和欧格斯通过气的拜伦对这应然的结果没有太多感触,而是全心力地投入了下一步的工作中去:和欧格斯的学生们搞好关系,融入他们,并建立权威。

  生存,发展。

  到目前为止,生存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不必再担心吃了上顿没下顿,那么主要任务就应当调整为谋取大团体的发展,进一步推进组织化工作。 

  凭借和卡勒的关系以同士兵们同患难共生死的交情,拜伦已在士兵团体中拥有了较为稳固的威信,而通过古莱尔这个中间人,拜伦也已经成功跻身共耕社领导层之中,可以对集体决策做出自己的影响。

  只要进一步在作为决策层的学生群体中建立威信,拜伦就有望在自己和欧格斯之间复刻攻略卡勒的过程,随后便可以把自己的改革草案向欧格斯推销,精选出能稳定各团体的代表人物与先进分子,熔铸成一个更具领导力与战斗力的组织……一个革命政党。

  虽然如此造出的产物必然是一个杂糅士兵、学生、工人、农民等多个阶层与团体势力的混合物,远配不上无产阶级先锋队之名,但这对拜伦来说已是一个颇俱挑战性的目标了。

  首先从“舌战群儒”做起。

  无数历史经验已经证明:对待不同类型的群众工作要采取不同的工作方法,因地制宜才能搞好党群关系——面对工人农民这样的社会生产者,只有现实生活的切实改善才能打动人心,而对衣食无忧热血上头的年轻学生来说,动员他们……大多数时候需要嘴炮就够了。

  "我认为,自由的市民就是新社会的承载者!"

  此刻拜伦正坐在这人声鼎沸的教室里,而讲台前也走上了这么一位志得意满的演讲者,开始了他的嘴炮。

  "城市是完全不同于旧社会的新地方,这里的空气使人自由!”演讲者身穿着与古莱尔同款的蓝色便服,年龄大约十七八岁,是个五官端正的少年。“民主、自由、法治……这些构筑未来新社会的基石都早已在城市中生根发芽,每一个出生在城市的孩子从一开始就是被当作公民而不是奴隶培养的,拥有全部的理想与道德……我因此认为他们自然是未来新社会的承载者。

  伊迪,出身于中等市民家庭,是家里的次子。父亲曾是市议会的议员,十四岁那年拜欧格斯为师,学习法律和政治,为人倾向于理想主义,信仰启蒙思想。

  拜伦一边将面前的演讲者形像同脑海中从古莱尔那了解到的学生信息联系起来,一边品了一口桌上温热的红茶,感受着香甜的气息回荡在舌尖,满足地眯了眯眼睛。

  不得不说,欧格斯的教育方式和他所教出的学生,都十分……特别。

  在这个工业化成教育尚未诞生的年代,通常城市大学的教育方式本就是一个导师带几名弟子的小班制自由讨论,欧格斯更是将其升级成了学生自由辩论,他本人只负责规范底线和主题,完全不在意学生持有多种不同观点。

  如此以来,学生们作为一个集体的凝聚力大大降低,分裂为多个小团体和小帮派。好处则是思维发散程度高,思考问题不易极化,对一个问题能提出多种解决方案,并带来……非常激烈的争吵。

  “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伊迪的话音刚刚落下,拜伦侧后方就“腾”地一下站起了一个有着一头火红色头发的男孩,大声驳斥道:“伊迪同学你的发言是完全不符合实际的!城市如果真有如此美好,导师大人又何必来到这苦寒的北地边陲?直接在南边的城市共和国里建设共耕社不好吗?”

  “这人是谁?”拜伦侧头向坐在旁边的古莱尔低声问道。“说话劲挺大啊……”

  “秋金。”女孩耸了耸肩,又低声补充了一句:“城市贫民出身。”

  “原来如此。”拜伦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我承认,城市市民较之残忍丑陋的贵族阶级更具有美德与智慧。”秋金朗声说道:“但是,如果没有更多劳动者——勤劳朴实的农民们日日夜夜的辛劳和奉献,哪有所谓城市共和国的‘自由’和‘民主’?只有最广大的人民才是用自己的双手创造新世界的主体,我们应该创造一个所有劳动者通力合作、各尽所能的劳动民主社会,而不是一个单纯放大的城市共和国——我认为天下最广大的人民才是未来新社会的主人。”

  听完这番话,教室里响起了一阵赞许的掌声,但拜伦听完后先是肯定地点了点头,后又遗憾地摇了摇头。

  “你这什么意思嘛?”古莱尔用胳膊肘戳了戳拜伦,小声道:“一会点头一会摇头的,他说的难道不对吗?我看比伊迪的观点好多了。”

  “嘛,是好多了,但还是没抓住正确的人群。”拜伦撇了撇嘴,“人民这个范围太大了,概念伸缩全看人主观想法……你忘了上次我跟你说的了?”

  “你是说工人?”古莱尔想了想又小声说道:“像切里夫那样的人吗?我可没看出来他有什么可以改变世界的力量……还比不上市民呢。”

  “那是因为你还没见过大工业的力量……”拜伦轻声笑道。“算了,你就当是‘劳动人民’吧——这个概念在现在这个阶段也不是不能接受。”

  “你又在说让人听不懂的怪话了。”古莱尔伸手拍了拍拜伦的脑门。“拜托正常一点,所以你不用站起来阐述一下你自己的观点吗?”

  “提前公布答案,那多没意思。”拜伦摊了摊手。“让我先听听他们能讨论出什么吧。”

  不过拜伦心中此时已经有了预测——比起极化二极管思想,相对中庸的观点总是更容易得到更多人的支持。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讨论的继续,大多数呼声都转到了秋金这边,齐声赞同未来的新社会必然是一个‘所有劳动者通力合作,各显其能’的劳动民主社会,无论市民还是农民都是劳动人民的一员,不可能独自创造新社会。

  这个共识,其实也不错了……

  不过就在拜伦这么想着的时候,一个人忽然坐到了他的旁边。

  “呦,这不是新同学吗?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拜伦诧异地扭头看了一眼对方:这是个已经成年的男青年,手上可以看到常年劳动磨出的茧子,干裂的皮肤里还有灰色的土粒,放在欧格斯这么一群细皮嫩肉的学生中格外显眼。

  “你是……”

  “初次见面,我叫沙明。”对方自来熟地握住拜伦的手,用力地摇了摇,“听说你也是农奴子弟出身?”

  “呃……是。”

  “那你一定不会认同他们的观点的。”沙明双眼中放出找到知己的光彩。“什么自由市民,尽是狗屁!一群趴在农民背上吸血的寄生虫!都是跟贵族老爷一样的剥削者!”

  “呃……啥?”

  “依我看,城市就是害人的地方,充满了奸诈的投机者!只有彻底摧毁这些害虫的老巢,把城市统统拆解成自由互助的农业公社,才是光明的未来!”

  沙明气宇轩昂地说道。

字号 A+ A- 16
白色 粉色 绿色 黄色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