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即设张赴上帝庙

16 即设张赴上帝庙

  说实在的,初见“圣敕”,诸位大佬无分内外朝,心中无不皆是震撼,继而震撼,进而……嘀咕……

  先是震撼于这道光幕的平滑、光整、庞大,可见而不可触,流光溢彩却又无色无味。

  继而震撼于先赐良种再赐金山,紧扣封建集权中枢最着重的钱粮二字,若确确为真,延绵国祚绝非虚言。

  进而嘀咕于……

  如此严肃的敕令,如此丰厚的赠馈,到了最后说正事的部分,竟然是预设大宴,征集寰宇美食???

  这……

  翻遍历代史书,但凡哪个皇帝和醇酒美人,书画诗词,奇珍怪石,猛兽凶禽,壮丽奇观扯上关系,基本上就别想再和“圣明”二字沾边了。

  更何况……要真是追求天下绝色,或者睥睨古今的功业也就罢了,咱家也敬你算条汉子……可是闹出这么大的场面,造出这么大的动静,竟然只为填补口腹之欲……

  这这这格局……

  实在不能不让人联想:这昊天上帝和张赴上帝,他真的正经吗?

  当然了,嘀咕归嘀咕,现场诸人却没有任何表达质疑的声音。

  这是自然啦!能够在这种状态下,在这个大殿拥有一席之地,在场大佬肯定不可能欠缺最基本的政治智慧。

  天降光幕!

  天降此等奇异光幕!

  天降此等奇异光幕,于政治意味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的大政殿!

  这是什么级别的祥瑞?

  别说历朝历代了,就算上古神话都没有出现过这种级别的景象好不好!

  就连最有想象力的骗……最擅长杜撰志怪的佚名氏都想不出这般奇异的景象好不好!

  更何况,所谓“昊天上帝圣敕”一开头就说得明明白白了:“大吴有德”“御极皇帝有德”!

  还有什么能够比十个字更加证明本朝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吗?

  从法理上来说,谁敢否认这种级别的祥瑞?

  谁要是现在傻乎乎地跳出来表示疑虑,那到底是对“昊天上帝”追求口腹之欲表示疑虑,还是对本朝有德表示疑虑,又或是对就坐在几十步外的今上有德表示疑虑?

  从风险上来说,谁敢否认这种级别的祥瑞?

  没错,历朝历代都会宣称自家受命于天,同样,用屁股想也知道,任何一位天子都不会喜欢突然多出多出一个会说话的“天”,但既然“天”已经出现了,而且是带着目前谁都无法理解的光幕出现了,别说光幕现下带来的是赞许和赠馈,就算光幕带来的是斥责和警示,大伙儿除了暂且捏着鼻子认下还能有什么办法?

  ——“昊天”现下送来的还只是光幕,但谁敢拍着胸膛保证,“昊天”就不能送来刀幕、火幕、水幕?

  如此高度敏感的时刻,根本不存在卖直求名的操作空间,只存在满门抄斩的明确前景。

  这些基本脑回路之外,还有几位特别敏锐的大佬,更是从这道“圣敕”,以及现场的某些细节中,发觉了更多隐藏的考量。

  没有任何功劳,或者说,没有任何先兆,就突然得赐良种金山,延绵国祚——任何正常人类,只要在执政阶层呆过一段时期,就知道这世间压根不存在无缘无故给被执政阶级让出任何利益的情形——除非是立信或是立威——既如此,看似荒谬的第三条“圣敕”,绝对不可轻忽。

  能够因虚无缥缈的“有德”,就得以厚赠良种金山以延国祚,若能够在“昊天上帝”宴请“张赴上帝”的御宴建功,谁敢说“御极天子”不会因此得赠仙丹,不得不为国为民继续操劳个几十年?

  君不见吏部尚书没有出现在大殿?没有记错的话,前科某一甲乃吏部尚书同乡,甚得其青眼,现下已经被选为东宫右春坊司直郎了吧?

  君不见右都御史也没有出现在大殿?其嫡女三个月前刚刚成婚,东床快婿正是东宫司经局谕德……

  有这两位的遭遇打底,谁要是敢跳出来喷几句口腹之欲乃“玩物丧志”云云,信不信马上就被厂卫把自家门房的祖宗十八代都查个遍,不到一个时辰就变成铁板钉钉的太子党?

  在这样的大氛围下,内外朝诸位迅速以千锤百炼的眼神和微表情完成沟通,于是,当皇帝悠长地询问“诸爱卿有何高见”时,爱卿们的高见也就不难猜测了。

  “陛下圣明”,这是基本操作。

  “为陛下贺”、“为大吴贺”,这是必须统一的基调。

  接下来就是敕令一了,“速遣得力人手”、“前往东海迎得仙种”显然是第一要务。

  至于谁是得力人手,当然是办事稳重,顾全大局,手腕了得,尤其出身于“东海某方位”相近郡县的得力人手。——第一时间就找到仙种当然最好,就算万一一时之间找不到仙种,相信这些办事稳重,顾全大局,手腕了得,尤其是和“东海某方向”相近郡县大户们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得力人手,总能找出好办法,让朝廷能够第一时间向全天下宣布已经“找”到了仙种的好消息。

  敕令二也没啥难度,依然是“速遣得力人手”、“前往东北寻访金山”。——当然,照样也公推了几位办事稳重,顾全大局,手腕了得,尤其是和“京师东北某县”相近郡县大户们,尤其是和办矿相关大户们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得力人手。——总之,朝廷不管你们什么时候找到金山,朝廷今年……不,朝廷三个月内就要“找”到昊天上帝赐下金山的证据!

  接下来便是敕令三了……说实话,和前面两条关系着封建集权中枢命脉的敕令相较,无论重要性还是操作难度,最后这条敕令实在不值一提。

  “着光禄寺即刻上呈御膳。”外朝建言。

  “着尚膳监即刻上呈御膳。”内相建言。

  “令京师各名楼名厨,即刻入宫。”京兆府建言。

  “令京师四方州郡府各名楼名厨,即刻进京。”某大学士建言。

  “令各府、郡、州、县,寻访境内名楼,乡珍美食,收集食材,和名厨一道,好生护送进京。”又某大学士建言。

  建言到这一步的时候,始终呈现着“昊天上帝圣敕”的光幕,忽然出现了新的变化。

  原来的圣敕文字消失了,新的文字显现:各地厨师无需进京,已为大吴境内,各府、郡、州、县,同设昊天之镜。

  静置数息,待到皇帝,内侍及各位外朝大佬看清,新的文字再次出现:

  可言某郡衙、某府衙、某州衙;

  可言某郡某县衙,某府某县衙,某州某县衙;

  可言某郡、某府、某州全部县衙;

  可言天下郡衙、天下州衙、天下州衙;

  可言天下县衙。

  望着这个全新的变化,起居,翰林,内书房当值宦官飞快地记录,皇帝和诸位大臣面面相觑。

  一小会后,皇帝回过神,望向诸位内相,司礼监掌印缓缓走出,向着光幕……向着昊天镜沉稳喊道:“肃谷郡,丛云县。”

  昊天镜出现一行小字:请御极皇帝,或请持皇帝之宝,亦或请圣训。

  这谁敢请啊?司礼监掌印能请的只有跪下请罪。

  皇帝不耐烦地招招手,示意司礼监掌印起身,迟疑几秒后,清清嗓子,玉音轻吐:“肃谷郡,丛云县。”

  一阵涟漪之后,光幕出现了一处破旧的县衙,一大群衙役,十数名书吏,以及有意无意缩在衙役和书吏们身后的县令、县臣及主薄。

  目瞪口呆地望着皇帝和诸位大佬,惊愕半天之后,三位朝廷命官乱七八糟地自己跪下,或是扯着身边的闲杂人等跪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大政殿瞬时沸腾。

  什么仙种!什么金山!通通不重要!

  看到没!看到没!这昊天镜!这昊天镜竟可致此!只要有了这面昊天镜,有了这个可以无视千里重隔,随意可以号令的神器,大吴天下立刻就可延绵三百年国祚!

  “为大吴贺!”

  “为陛下贺!”

  “为天下贺!”

  望着光幕……望着昊天镜上方依然显示的“请御极皇帝,或请持皇帝之宝,亦或请圣旨”小字,沉思几秒,皇帝忽然飞快地扯过一张御纸,微微哆嗦着写下“逸白州,姜雅县”。

  皇帝招招手,尚宝监掌印连忙送上玉玺。

  皇帝郑重盖下,抬起头时,司礼监掌印已恭恭敬敬地站到跟前。

  皇帝赐下御纸,司礼监掌印恭谨捧住,缓缓走到昊天镜跟前,再次沉稳喊出:“逸白州,姜雅县”。

  光幕再次涟漪,又一个破旧的县衙,又一群惊慌的衙役,书吏,朝廷命官出现了。

  霎时之间,皇帝心潮澎湃!明明双眼看到了姜雅县诸人乱糟糟地跪下,双耳却完全分辨不出……也根本懒得去分辨那些口音浓重的家伙到底在喊些什么。

  皇帝的右手紧紧地抓着玉玺,从来没有发觉过皇帝之宝竟是如此沉重,也从来没有想到,掌握权力的方式,竟然可以如此实际,竟然可以如此简单!

  深深呼吸几次,皇帝第一次站起身来,向着昊天镜,也是向着上天的方向,微微一揖:

  “谢昊天上帝厚赐!”

  做完这些,皇帝重新坐下,凝神片刻之后,开始沉稳发令:

  “草诏!”

  “天下各郡、府、州,即刻尽心寻访地方,收罗名菜美食,为大吴贺,为昊天上帝贺,为张赴上帝贺。”

  “礼部,即刻筹备,于进士、明经、秀才、明法、明书、明算外,另设明厨科。”

  “礼部、吏部,即刻筹备明厨恩科,三月后天下各县开,六月后各郡、府、州开,九月后京师伦才!”

  “礼部、户部、工部,即刻筹备,天下各县、州、郡、府,即设昊天上帝庙……及张赴上帝庙!规并文庙!”

  “礼部,吏部,宗人府,都督府,即刻筹算,本次襄助昊天上帝及张赴上帝御宴有功者,金银爵土,不吝封赠。”

  “……”

  被点名诸人立刻应下。

  翰林立刻草诏。

  内相立刻披红。

  给事中立刻画押。

  一刻钟不到,七八份圣旨新鲜出炉。

  换成平常时候,这七八份圣旨中的任何一份,都会在朝野间引起巨大波澜,引发一轮又一轮的议论、党争,乃至血谏。然而,此时此刻,却是众皆肃然,行云流水。

  没错,这几道命令可不是什么中旨,而是皇帝圣训,翰林学士草诏,司礼监披红,各科给事中画押,硬得不能再硬的朝廷集体意志!

  没错,这样搞出来的明厨科可不是什么传奉官之类的幸进之辈,而是礼部牵头,吏部研究,御史机构点头认可的正式编制,硬得不能再硬的正牌子科举正途!

  没错,这次的金银爵土可不是皇帝或是内宫某位嫔妃心血来潮,想给亲近之人弄点好处的封赠,而是国家堂堂正正,注定青史留名——虽然暂时还不知道是美名还是骂名——的以国礼谢国士。

  没错,这一切的一切,要是就这么传出去,在场诸人,无论皇帝还是重臣,这辈子都别想躲过“昏君奸佞”的美称。

  然而,就算如此,列席的诸位大佬还是毫不在意,欣欣然地走完了需要自己完成的流程。

  这一切,盖因皇帝刚刚下完命令,昊天镜中就忽然又出现了几行新的文字:

  大吴御极皇帝及众工臣勇于任事,上甚嘉许,特许大政殿及天下各衙昊天镜五十年存续。

  御极皇帝及众工臣为国操劳,皆身有微恙,特赠御极皇帝药方一份;特赠御极皇帝及众工臣呼吸导引法一套。

  御极皇帝及众工臣,此番筹备御宴有心,来日如若再建新功,昊天上帝必不吝延年之赏。

  药方:图文并茂。

  呼吸导引法:图文并茂。

  有了五十年昊天镜,就注定了五十年稳固的社稷江山,注定了五十年的太平盛世,有了御宴建功的胡萝卜,就有了延年的希望,些许微名——呸!和江山社稷,太平盛世比起来,朝廷仅仅多出几个明厨科的官员,怎么都划算好吧!明明是利国利民好吧!

  不同于外朝本能的花花肠子,身处此等重要场合,内朝大佬的想法天然单纯许多,司礼监掌印声嘶力竭:“快,速传画师!”

字号 A+ A- 16
白色 粉色 绿色 黄色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