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黑窗户酒馆里的交易(上)

第十五章 黑窗户酒馆里的交易(上)

  看吐槽区争议很大,那今天码字先往后推一推,先把所有的问题大概答复一次

  1、焦点之一卖花女设定的肤色,这个角色敲定前我搜了一堆资料,很不幸大部分人是用营销号的思路来判断我是否是用营销号的思路,这句话有点拗口,真实情况是高种姓依然会因为各种情况出现跌落,虽然并不普遍甚至是罕见,但绝对不是没有,换句话说有高加索血统或者雅利安血统的白色印度人也可能是低种姓甚至是达利特---虽然概率并不高可绝对不是零。我之前章节的作者语里也很明白的阐述过,拿肤色套种姓绝大部分情况下是匹配的,但也有个例,卖花女就是个例---无巧不成书嘛,巧了,我正好是在写书。

  另外说不给主角面子的问题,卖花女什么时候不给主角面子过了?反过来甚至是对主角身份有恐惧的,六七十年代三哥高种姓的向下碾压比现在厉害得多。遑论我设定时也仔细考虑过,卖花女迪丽斯也是正儿八经有店面的中产吠舍阶层,介于混得差的刹帝利和混得一般的吠舍之间,是符合种姓逐级跌落的,为什么跌落文中也有伏笔。

  至于为什么用这妹子的图片,无他六七十年代三哥的社会资料图像资料并不多,有的话也不够清晰,而我又不想用那年代印度明星的,总不能为了一个角色的照片我先花个十天半个月找一个种姓和处境一模一样的漂亮妹子出来吧?

  最好笑的是有人一边说种姓和肤色不匹配情况非常少证明是知道这个定律并不绝对的,仍然满嘴喷粪也是好玩。

  2、印度菜的口味问题,我自始至终在文章里的说法是素菜太多、调料味太重而主角口味在天朝都偏清淡,这是主角个人喜好的问题。这个问题是我亲身体会过的,虽然洒家没去过印度,不过在伊斯兰堡短暂停留过,那边的东西对于我这个连辣都不喜欢吃恨不得盐都减半放的奇行种肉食类胡建仁来说,很难接受。

  3、三哥的工作性问题,目前我用的资料绝大部分是外网搜来的,但包括昂撒匪帮那边的货对三哥六七十年代的记录很少很少,所以最终我用了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解读。

  之前和孟买的三哥合作过,无非就是我以前的单位出设计图纸(CAD),孟买那边的三哥负责把图纸里的展馆制作出来。这玩意儿不是建筑难度并不高,然而遭遇过的问题是匪夷所思的。

  三哥施工人员很喜欢随意改动图纸,比如他们能在委托方有人监督的情况下还修改了图纸方案,然后以图纸方案不合理为借口找我们索取额外的所谓“修改设计费”,至于委托方的监督人员到底有没有在干活我们不清楚。具体一点说,就是他们动了几个电视屏的位置,却忘记同步修改线路走线,导致整个方案没法用,一个22平方米的展馆前前后后折腾了快40天没搞定---类似设计在国内的施工验收周期是两周。

  项目的规划也是,你见过开工前不先清点和统一购置物料,做一半才发现这个不够那个不足甚至设备都没带的情况吗?我就从三哥身上体会过。

  只是一个简单的展馆,延期两次,为了弥补三哥施工人员的蜜汁操作,最终制作预算增加了快50%,这还是千禧年之后的事,意不意外?惊不惊喜?

  换句话说,印度人用自身表现让我直观体会到了什么从项目管理、研发、制造到集成没有一样是靠谱。

  4、对于孟买富人区和租界,我的原话描述是:不太准确但是非常直观,用十里洋场这种很直观的大众记忆来进行快速勾勒,仅此而已,还是你们想看一堆废话来骗字数呐?

  5、高种姓的信仰问题,到现在哪个段落说他们是极端信仰了?原文里也清清楚楚的说了,主角家里对所谓圣水的处理就是过节前撒一撒意思意思,而主角的前身拉杰什会去吨恒河水完全就是熊孩子时期的作死行为,反过来说成年高种姓可不傻。

  硬要说有的话,不过就是主角未婚妻和未来大舅子在大学里拜了拜高精度加工做出来的神像,这在印度是基操,不是极端信仰。

  6、大型项目特别是国防项目的问题,我朝走过弯路也踩过坑,但是基本都符合这句话:脚踏实地,立足现实,自力更生,展望未来。巧了,家里长辈就有参与过这类工程的,比起三哥的载歌载舞,光脚踏实地四个字三哥就做不到。

  和这次主角参与的项目同期对比的话,我朝是59坦克,也就是对T54的仿制。光是翻译图纸、逆向设计研究和工艺摸索就花了一年多,而我这边找到的资料看,印度对于维克斯也就是胜利坦克初期,完全只考虑来料组装,国产化的进程书里这不是刚要说吗,时间也是按照我所掌握的资料来。

  另外我开场就很明确说了,印度高层在六七十年代对于军火外购是很冷静且有自己判断的,事实证明他们判断的也没错,他们能从英国和苏联获得流畅的外购渠道,特别是苏联为了拉拢他们也提供很多价格便宜的支持,为什么还要增加国产化项目是方便自己出手捞取更多的资源。

  7、关于疫情,印度的现实还不够打脸的?面对的是恶性传染病诶,组织大规模人潮到处瞎晃可不是我胡说八道的,不提步行返乡潮的事,光去年三大节和选举印度掌权者都干了什么,那叫人事?

  不说新冠,就拿登革热、疟疾、霍乱这老三样,印度政府除了嘴炮,可有长期的持续性的针对性防治?嘴炮文件我找到一堆,落地的多少?

  8、美国的JSF项目,看过我之前作品的读者肯定清楚,我吐槽这货历来是不余遗力专业对口的,以前在论坛里我也对这个项目做过总结:美国用100分的航空科研系统鼓捣出了一个60分的成品。

  肥电ABC三型槽点是多,但至少它完成了两个巨大的成就,一是它消灭了盟军的新一代军机,二是它是正儿八经第一款三军(海、空、陆战队)通用平台飞机。注意正儿八经,肥电不是鬼怪和虫子,那舰载机底子拆个尾钩就当陆基用,而是从设计伊始就考虑到陆基飞机的需求。

  它恰恰证明了米帝的航空体系至少在九十年代还是非常牛逼的,硬生生在这么苛刻的前提下完成了预计目的。

  至于福特号的研发,从时间上看也不正好也验证了波士顿圆脸的那句话:美国印度化,印度神仙化。

  扯远了,实际上美国在冷战时期的绝大部分项目还是比较务实的,沙漠风暴就是检验这些项目最好的证据。你可以说沙漠风暴美国人是屠幼,但实际证明至少在当时,美国人的海地空一体作战体系思路明确,成果斐然,光是一个超大规模机群的统筹和数据协调能力到今天为止,对于全世界所有国家来说,怕是一只手数下来都过剩。

  而福特号正好就是苏联嗝屁之后幺蛾子丛生,军工复合体在失去外压之后彻底放飞自我的缩影,至于印度从六十年代末开始它的军工体系就没理智过。

  9、婆罗门的知识垄断,在六七十年代,即便美国这个种族资本主义国家大本营也做不到像印度那么恐怖的阶级知识垄断,不管这帮婆罗门水平如何,这个现象本身就是极度违反现代国家定义的,也是印度长期下来高学历人才缺乏向心力的主因,这个都不吐槽那么印度其实从头到脚都很合理……

  10、三岁多小屁孩的行动性,小塔娜的所有行为都是根据我同岁小外甥女来复刻的,写她行动力的那天我就是被小屁孩骑在胸口上左右开弓呼脸呼醒的……虽然娃力气小打得不是很疼但是叫醒人完全没问题,带出门上蹿下跳不至于,倒腾小腿满地乱跑毫无压力。

字号 A+ A- 16
白色 粉色 绿色 黄色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