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摄政王的反噬

第46章 摄政王的反噬

  多尔衮的反噬谁也不知道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说是因为皇太极逼死了他的母亲,也有人说皇太极其实对多尔衮并不好,种种原因难以论述。

  崇德八年八月初九,皇太极去世。

  首先是皇位的争夺,最后在八月十四日,八旗各方基于综合考虑,最后推出福临继位,也就是顺治。济尔哈朗和多尔衮共同出任辅政,排序上济尔哈朗首位,多尔衮次位。

  顺治继位之初,济尔哈朗和多尔衮首先处死了反对者,镇国公艾度礼,贝勒硕託和阿达礼,国舅阿布泰(多尔衮舅舅),反对者豪格也被罚7牛录,废为庶人,豪格的铁杆支持者杨善,鄂莫克图,伊成格,罗硕全部处死,稳定了八旗内部。

  崇德八月丁亥日,顺治祭天登基。

  基于两白旗的实力,在实际辅政过程中,按照朝鲜人的记载“大小国事,九王掌之(多尔衮),出兵兵事属右真王(济尔哈朗)”而且从九月初九济尔哈朗与阿济格出兵宁远就可以看得出来多尔衮已占据主导地位。

  崇德八年十月,多尔衮借口多铎霸占范文程之妻,处罚多铎15个牛录归自己,把阿济格调去多铎属旗,多尔衮又顺势完成了两白旗旗纛互换,自己从只领一半旗的镶白旗旗主(镶白旗另一半牛录属于管主阿济格)变成了独掌一旗势力的正白旗旗主,而正白旗在八旗的位次排序第三,多尔衮一箭双雕,既提高了自己的领旗位次,也提高了自己的领旗实力。

  崇德十二月,济尔哈朗与多尔衮开始称摄政王,两人合计,除了博洛与满达海两人之外,贝勒们不再兼任六部事物,达到了集权的初步目的。

  顺治元年二月,多尔衮以失朝罪处罚了阿济格与多铎。借阿巴泰入关与济尔哈朗攻略关外两次战役提拔了不少自己在军中的支持者。增设内三院学士。规定摄政王仪仗。

  接着便是多尔衮在洪承畴与范文程的支持下,力主进军关内,此次入关,出动了满蒙八旗的三分之二,汉军旗全部,以及一万多蒙古藩兵,总计十二万左右。基本上除了两黄旗之外,其他六旗全部出动。

  山海关之战大胜之后,一边追击李自成军,一边下令安抚,招抚前明的大大小小官员与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可谓是“所到之处,群众无不竭诚欢迎”,从山海关到北京城这一路,多尔衮的所作所为可谓是“明君典范”,每到一处便对百姓进行安抚,开仓济民,严申军纪,城外宿营,对投降的地方官,无不好言安慰,官保原职。等到了北京城之后,也是不许军队进入城内,紧接着就是给崇祯发丧,下令百姓不用剃头等等,多尔衮这一系列操作,瞬间就站稳了脚跟,就连史可法都说“殿下入都,为我先帝、后发丧成礼,扫清宫阙,抚戢群黎,且免剃发之令,示不忘本朝。此等举动,振古烁今,凡为大明臣子,无不长跽北向,顶礼加额,岂但如明谕所云感恩图报已乎!”

  顺治元年八月,迁都北京,十月初一,顺治在北京又登基一次。

  十月甲子,顺治册封多尔衮为叔父摄政王,十月丁卯,顺治册封济尔哈朗为信义辅政叔王,复豪格亲王爵,晋阿济格,多铎亲王爵。

  十月底,命阿济格为靖远大将军,带吴三桂,尚可喜等三万人西去攻打西安;多铎为定国大将军,带孔有德,耿仲明等两万多人南下。顺治二年五月十五,多铎进入南京城,福王政权灭亡。

  顺治元年十月,豪格南下山东,获得战功缺无任何嘉奖;顺治三年正月多尔衮派豪格出征四川,所带的人多是正蓝旗与两黄旗不服多尔衮的将领。

  对两黄旗,多尔衮也是分而化之,又拉又打,原两黄旗固山额真谭泰,何洛会(后去了正蓝旗做固山额真)后来都投靠了多尔衮,对于死硬派图赖,鳌拜,索尼,錫瀚,巩阿岱是各种找毛病进行惩罚,鳌拜两次差点被处死。

  顺治五年三月,多尔衮安排屯齐等人告发济尔哈朗,说他同情庇护豪格,多尔衮趁机重重惩罚了济尔哈朗和图赖,鳌拜,索尼,錫瀚,巩阿岱等两黄旗死硬派,图赖此时已死,被革除爵位,正黄旗费英东一系遭受重大打击;次日多尔衮直接把矛头指向豪格,最后把豪格幽禁,没多久豪格就死了。  

  顺治五年四月,多尔衮指使科普索告发他父亲图尔格,叔父遏必隆,最后镶黄旗额亦都一系也遭受到了极大的打击。

  在多尔衮的频频打击下,两黄旗的高层,如巩阿岱,冷僧机,錫瀚,拜尹图都投靠了多尔衮。

  除了两黄旗之外,多尔衮多两红旗与正蓝旗也是极力拉拢,正蓝旗在豪格死后,多尔衮趁机吞了正蓝旗,并与多铎的镶白旗互换旗纛,从此多尔衮独掌两白旗,多尔衮吞了正蓝旗之后,旗内的话事人是博洛,多尔衮的支持者。

  代善同样在顺治五年去世,代善多子多孙,长子岳託,三子萨哈廉是皇太极的铁杆支持者,但次子硕託,孙子阿达礼是多尔衮的支持者,除了硕託,阿达礼之外,还有满达海,瓦克达,勒克德浑都被多尔衮拉拢过去,正红旗已经被多尔衮牢牢控制住。

  镶红旗主要分三系,岳託硕託系,硕塞系,杜度尼堪系。多尔衮拉拢了岳託后人罗洛浑以及喀尔楚浑,但这两人都不长寿,二十多岁就死了。硕塞封王是多尔衮一手推上去的,也是多尔衮拉拢硕塞的体现。尼堪也同样是多尔衮的拉拢者与支持者,他与博洛,满达海三人被多尔衮直接推成清初理政三王,成为主掌国政的亲王。

  镶蓝旗济尔哈朗是多尔衮的政治敌人,多尔衮对济尔哈朗是极力的打压,顺治刚继位一个月,济尔哈朗就被多尔衮派去打关外,回来之后,济尔哈朗就明白自己是没资格和多尔衮掰手腕,因为他不是太祖嫡子,实力也没有多尔衮强大,所以他诏告三院六部说,“以后有什么事,先请示睿亲王,书写名字也先写睿亲王之名”,但多尔衮多济尔哈朗的退让并不领情,继续打压,顺治四年借口济尔哈朗王府逾制,对他进行处罚,罢了济尔哈朗辅政叔王职务,换成了多铎。顺治五年更是被屯齐尚善告发,济尔哈朗被多尔衮降为郡王。除了济尔哈朗之外,多尔衮拉拢了济尔哈朗的几个侄子如屯齐,尚善,富喇塔,扎喀纳,屯齐喀,努赛,济尔哈朗在镶蓝旗几乎被架空。

  从辅政双王到摄政王,到叔父摄政王,到皇叔父摄政王,到皇父摄政王,这是多尔衮斗争的七年,集权的七年,摄政的七年。在顺治六年时,整个清政府,上面的宗室王爷,八旗固山额真,梅勒章京,到满朝文武,几乎都是多尔衮的人,可惜,在顺治七年年底,多尔衮坠马,一命呜呼,三十九岁便魂归地府,没有能够完成篡位的最后一步,以至于死后不久便被开棺鞭尸,挫骨扬灰。

字号 A+ A- 16
白色 粉色 绿色 黄色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