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越来越躁动不安,这样狂妄自大,且毫不掩饰地赤-裸威胁引发了许多围观市民的愤怒,尤其从边境村庄内闻讯赶来的长老。
不断有持相反意见的公民高声呐喊,就如同羊皮卷蒙尘记载中,古罗马政治里常出现的街头暴徒一样,愤怒与癫狂地呐喊着自己都未必了解的口号,但对于‘无地王’小赫尔库斯·蒙特陛下的憎恨却是发自肺腑。
没有人喜欢与恶狼为邻,尤其这一条畜生格外贪得无厌。
好几次有行会领袖,试图组织人手冲进议事厅,他们大多是居住在巴尔多维克市镇内的盐矿工和渔民,每一次边境冲突和劫掠,总是他们付出鲜血的代价。
但门口的卫兵忠实履行着职责,竖起一面牢固的盾墙将因为愤怒冲昏头脑的盲流们给拦了下来,而赫尔伯特·施莱恩和百人团却也陷入两难之中,他们必须要考虑到‘无地王’如今的军事力量。
一旦严词拒绝,对方恼羞成怒之下,悍然撕毁和平条约对吕讷堡发动围攻,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就算能够依靠坚守城市,在漫长地对峙中将敌人消耗疲惫,最终选择主动撤退,但其余村镇一定会遭到报复性的焚毁。
惨重的损失无疑会消耗吕讷堡的力量,引起周围那些个心怀不轨地强邻,发起新一轮窥伺和围攻,继而引发恶性循环,最终陷入崩溃。
这也是为何,拥有数万人口,放在中世纪内都属于强盛城市的吕讷堡,宁可每年向不同敌人缴纳昂贵的贡金,也不敢进行武力抗争的缘故。
混进人群中的边境卫队,在阿尔弗雷德的授意下,一面煽动着人群不断往前拥挤,一面伺机而动,直到逼近市政厅大门前。
在一声令下中,掌旗官埃里克带人猛地扑上前去,将不停后退的盾墙撞开一道缺口,容克侍从们趁乱同卫兵们扭打在一起,为袭击者打通一条狭窄,但足够他急速闯入大厅内的通路。
当百人团发觉不妙,想要冲上前来阻拦的时候,掌旗官已经拔出斗篷下暗藏的短剑,几名普鲁士扈从甚至来不及反应,就被刺中要害,然后便如一头愤怒地公牛般撞入‘无地王’使者的怀中,锋利的匕首毫不留情地割开了这位外交官的咽喉,鲜血如同喷泉般溅射而出,染红了凶手整个上半身。
“你是什么人?!”
吓到魂不附体的波西米亚神父,剩余的普鲁士尼亚扈从,以及埃里克本人已经被大批吕讷堡士兵包围,赫尔伯特·施莱恩惊愕、愤怒地发出一声质问。
“阿尔弗雷德·冯·霍亨索伦!”
诺德马克藩侯一把扯下破旧的灰布披风,露出与众不同地贵族风采,在边境卫队的簇拥下,犹如一位君主般昂首挺胸地进入厅堂。
在这里,必须稍稍偏离主题,来谈一谈阿尔弗雷德(Friedrich)这个明显有别于德意志词汇的名字来源。
鉴于基督教在罗马帝国时期就逐渐占据了欧洲大陆,从经济活动到社会文化多层方面,都具备着无可比拟的深渊影响。
这导致,从六世纪开始,人们逐渐习惯姓名大多来自于基督教内主保圣人,贵族们则可以多一些额外选择,使用某位祖先,或者古代英雄的拉丁化称谓,以维持封建统治的神圣性。
“阿尔弗雷德”这个源于盎格鲁-撒克逊的音译名,同样有着一段《萨迦史诗》般的传奇故事。
在霍亨斯陶芬家族世袭摄政宫相,势力在法兰克帝国境内大肆崛起之时,不光将夺取手中的波西米亚-巴伐利亚萨克森三国合并成为施蒂瓦尔王国,甚至一度打算效仿“查理曼”大帝篡夺加洛林王朝摇摇欲坠的统治。
“雄狮宫相”亨利尽管最终的篡位功败垂成,但他在法兰克帝国历史上的宏伟功绩,却不容许不容任何质疑,哪怕政敌们也只能阴阳怪气地诋毁一句:“他(指亨利·霍亨斯陶芬),所做的一切都只是为达成篡逆罢了!”
亨利·霍亨斯陶芬曾跨过阿尔卑斯山,击败伦巴第联盟,将意大利地区与教宗再一次制于帝国中央的控制下,重新竖立了法兰克的权威,收复易北河沿岸的大片领土。
同时建立的还包括一些著名的城市:不伦瑞克、吕讷堡还有著名霍亨索伦斯陶芬的首府——“雄狮之城”慕尼黑。
直到亨利·霍亨斯陶芬的崛起很快引起了帝国内部,与临近国家的警惕与憎恨,韦尔夫家族为收回遭到篡夺的萨克森公国,悍然联合文德、丹麦等蛮族入侵帝国边境,并在吕讷堡城下与摄政宫相展开了一场史诗般的决战。
当局势陷入僵持之际,早就对霍亨斯陶芬家族集权统治不满的帝国诸侯,纷纷率兵撤离战场,甚至更有甚者接受了前萨克森公爵康拉德三世的劝降,倒戈一击。
忠诚于宫相本人的两万军队,最终被完全击溃,“雄狮”亨利如此骄傲,以至于无法容忍任何失败所带来的耻辱,拒绝封臣的掩护他逃回慕尼黑的劝谏。
选择如同一位真正的骑士那样,率领卫队奋战不休,直到一同阵亡为止,这种勇武不屈的精神让丹麦人回想起了曾将北海帝国的奥丁勇士们,驱逐出英格兰的“阿尔弗雷德大帝”。
因此,称呼他为“阿尔布雷希特”,意即德意志人中的无冕之王。
霍亨斯陶芬家族尽管衰落,再也无法回到数百年的辉煌岁月,但并不妨碍曾经的诸多廷臣和附庸们,争相瓜分雄狮残留的遗产。
吕讷堡的教堂内,至今珍藏着关于“雄狮亨利”的诸多遗物,并当做圣品来供奉。波西米亚弟兄会为了更好的融入当地,也不断宣扬着摄政宫相的丰功伟绩。
贵族派一直都对旧主抱有相当的好感,认为自由市的共和体制,存在着某种无法言说的天然劣势,缺乏正统与荣耀,应该放弃所谓的百人团大会,改为拥立一位流淌着霍亨斯陶芬家族血脉的君主,成立一个边区伯国。
尤其是在遭到汉萨同盟背叛后,这种言论愈发喧嚣尘上。
【红胡子腓特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