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大量曾经在加里曼丹共和国国防军服役过的民族主义极端人士进入到了缅甸北部的武装之后,缅甸政府军在缅北战场上陷入了泥潭之中,曾经缅甸北部的那些地方武装也逐渐的脱离了游击队的印象,转而向着现代化军队逐渐迈进。
大量的武器也从缅甸边境地区逐渐的运到了缅甸境内,至于这些武器的来源,很大程度上应该可以判断出来应该就是加里曼丹共和国的手笔,毕竟在整个东南亚能够独立生产出ak系列步枪的也就只有一个加里曼丹共和国而已。
东南亚各国对于武器基本上都是秉承着造不如买理念,很多的东南亚国家都没有建立起一套属于自己的武器系统,即便是号称东南亚军事实力最强的越南也是军工薄弱,越南的各个兵工厂最多只能生产出一些枪支所用的配件或者步枪子弹。
越南的兵工厂并没有真正能够制造出来一支步枪的技术,即便是他们已经掌握了很多步枪相关零部件的制造以及维护工艺,但依旧还是无法完整的组合出一套属于自己的步枪制造系统。
这个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在于越南兵工厂完完全全就是通过苏联以及中国在背后的支持所建立起来的越南战争时期,中国和苏联每年将会援助越南数10万支步枪,所以越南人在当时并没有。真正想要独立制造枪支的想法。
但时间一直到1988年随着越南与中国和苏联的关系越来越差,越南人惊奇的发现自己手中虽然保有大量的武器,但是经过这么多年的使用以及维护不当的原因自己手上的这些武器几乎处于一种半报废的趋势。
缅北各支地方武装势力手上的步枪基本上全部都是来自于加里曼丹共和国兵工厂的作品,加里曼丹共和国第一国有步枪厂是英国人创建的,原本只能生产英式的英77步枪或称李恩菲尔德步枪以及相关的子弹。
但是林天伟在接受了苏联工业援助之后也是在英国人所创建的步枪厂的基础上不仅引入了ak47的生产线,还从苏联引进了半自动步枪以及一些冲锋枪的生产线。
但曾经英国人所建立的英77步枪生产线并没有被当成废铁卖,原因就在于东南亚这个大区优秀的匹配机制就导致明明便宜皮实耐造的ak47,竟然在东南亚各国并没有多少的市场原因就在于曾经英国人对于英77这种步枪造的实在是太多了。
现在很多东南亚国家的二线部队依旧装备着二战时期的栓动式步枪,英国人在从东南亚撤走之前在自己的各个殖民地留下了数以千万只的英77步枪以及相当数量的子弹,这些武器原本是用来留给曾经的那些英国殖民者推举出来的政府的,但是很多的武器基本上都流入到了黑市境内。
由于年份久远的原因有很多这样的武器都从原先的武器库之中流入到了东南亚各国的军火地下市场之中,但现在的时间终究已经来到了80年代这些30、40年代的老旧武器基本上都能当爷爷了。
原本之前依旧还是装备大量英77步枪的缅甸北部各支地方武装势力,在接受了大量的军事物资之后,他们基本上已经将全部的英77步枪给下放到了二线部队。
目前缅甸境内竟然足足有七支强大的地方武装,掸邦人民军、佤邦人民军、若开人民军、果敢联盟军、克耶人民军、缅甸社会主义党军(残留下来的游击队)、克钦人民独立军。
在这七支强大的地方武装势力之中,明确表示华人身份的有掸邦人民军、佤邦人民军以及克钦人民军还有果敢联盟军,并且这4支武装力量麾下的人员足足高达20多万人。
在数千名军事教官教导以及充沛的物资支持之下在缅甸北部的华人聚集区已经联合起来,成为了各个独立的自治区。
但这些人并没有因为华人这一个身份认同从而放下自己手中的利益以及矛盾,相反在缅甸政府彻底承认掸邦以及克钦邦成为缅甸两个自治区之后,这些手上拥有的武器的野心家们也开始了自己下一轮的战争。
首先按耐不住野心的就是果敢联盟军,联盟军首先攻下了上掸邦地区的木姐县以及老街镇,所下辖的地区得到了增强,由于并没有触及掸邦的利益,很多的掸邦人并没有选择打仗而是选择承认果敢对于这两个地方的统治。
掸邦人民军统治的主体是南掸邦,掸邦是缅甸最大的一级行政区,总面积差不多已经到达缅甸总面积的1/5了,掸邦总体可以分为7个行政区南掸邦、北掸邦、东掸邦、佤邦、果敢、掸东、腊戍。
北掸邦并不像南方那样经济繁荣,社会安定,相反北方一直处于军阀割据的一种状态,东部地区更是满地军阀。
1988年11月17日缅甸政府正式宣布克钦邦、掸邦独立从缅甸独立,缅甸损失了2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东南亚又增加了两个国家,刚刚独立的克钦邦以及掸邦直接加入到了东南亚联盟之中。
现在东南亚联盟包括了加里曼丹、新加坡、马来亚、柬埔寨、老挝、泰国、菲律宾、缅甸、克钦、掸邦除了越南以及印度尼西亚之外就只有东帝汶没有加入到东南亚联盟之中。
东帝汶之所以还没有加入到东南亚联盟之中,就是因为现在的东帝汶还被印度尼西亚强行吞并,并没有获得独立。
虽然说缅北闹得最凶的两只地方武装已经独立,但是却依旧没有换来缅北地区的平安,每个军阀都心怀鬼胎原本佤邦也想从掸邦独立的,但是由于体量实在是太小才被压了下去。
掸邦人民共和国国土面积达到了15万平方千米,人口共计400多万,其中下辖了3个省2个自治省1个特区共计6个1级行政单位,首都设在了南部的莱林县同时这也是整个共和国最富饶的地区之一。
掸邦人民共和国主要合法的收入方式就是提供廉价的工业原料和一些技术含量的原料加工,不合法的则是向整个欧美地区传输一些福寿膏。
现在的他们已经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国家,并且已经在联合国递交的申请,一共得到了一百多个国家承认的他们也是想要将毒品生意转为地下生意,毕竟一个国家再怎么不要脸,也不能把毒品当做一个国家的支柱型产业。
克钦人民共和国也是基本上和掸邦是一样的经济结构,克钦人民共和国国土面积到达了8万多平方千米,并且另外的一个支柱型产业就是向缅甸收取过路费。
现在克钦地处于缅甸和中国交界之间,并且缅甸境内所有的大河基本上全都是来自于克钦地区,另外的也全部都是来源于掸邦地区。
只要这两个国家在国内任何一条河流上面建一座水坝那么缅甸每年的水量将会减少很多,并且现在的缅甸政府正在逐渐的铲除曾经的毒品,转而开始向着农业大国的脚步跟进。
缅甸明明拥有可以养活自己境内上千万民众的土地,但是并没有种出可以养活自己民众的粮食,而更多的土地则是被用来种植毒品的原材料。
但现在的缅甸政府正在逐渐的将毒品清除掉将那些土地建设成国有农场,其实并非是种植毒品不赚钱,这完全就是因为缅甸看到了比中毒品更要有前途的赚钱的路径。
在成功的加入到东南亚联盟之后,缅甸每年对外的橡胶原料出口量逐年增加,东南亚各个国家都可以种植橡胶树而橡胶这种东西更多的时候则被用来进行工业生产。
加里曼丹共和国是世界上第五大汽车生产国,每年卖出去的汽车足足高达50多万辆左右,整个加里曼丹共和国汽车工业的产值已经达到了100亿美元左右。
并且已经加里曼丹共和国的汽车工业已经逐渐拉近了与法国汽车工业的竞争,在东南亚联盟正式成立之后,很多的加里曼丹共和国汽车企业就在各个联盟国境内开设了许多的分工厂。
原本在加里曼丹共和国境内的每一名组装工人每个月的月薪法律规定必须是3000美元左右,而他们发现在别的国家不要说3000美元一个月了,甚至于500美元都可以找到人干活。
并且东南亚各个国家基本上已经凑齐了生产汽车所需要的原材料的生产,这些优势也直接奠定了加里曼丹共和国汽车工业的崛起,曾经每生产一辆小型汽车加里曼丹共和国汽车企业的平均生产成本大约是在7000~8000美元左右。
出口到国外的话每辆汽车的价格大约是在13000~14000美元左右,加里曼丹共和国汽车的优势就是便宜,虽然吸收了美系车以及日系车的各种优点以及设计,但是加里曼南共和国的汽车工业也只能当成美系车以及日系车的平替来看待。
唯一的优势就是只有正统美系车或日系车70%的价格前提之下,加里曼丹共和国的汽车性能可以达到正统美系车以及日系车的90%,但依旧有很多的国家选择购买正统的日系以及美系车,无非就是图个面子。
只有向南美洲、非洲、中国这种国家才有销路,加里曼丹共和国的汽车工业基本上所有的市场都源自于这三个市场之中,中国每年要向加里曼丹共和国进口超过7万辆汽车。
在人工成本以及原材料成本下降之后,加里曼丹共和国的汽车工业才逐渐的走进了欧美等发达国家平民老百姓的眼中,毕竟从70%的价格一直降到了60%的价格但发挥的能力依旧到达了90%。
所以整个东南亚大部分的国家都被绑在了加里曼丹共和国汽车工业在车子上,老挝、柬埔寨是组件生产基地,缅甸、菲律宾马来亚则是车架生产以及小组件组装基地,加里曼丹共和国则是汽车主要钢材生产基地以及发动机以及传动生产基地,最后将这些生产出来的零件运送到泰国进行组装。
然后经泰国组装完成之后的汽车再运回到加里曼丹共和国境内有加里曼丹共和国统一销售,上百亿美元规模的市场参与国家基本上都分到了一杯羹,之所以新加坡并没有加入到这条生产链之中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新加坡国土面积太小。
并且新加坡的定位也并非是成为工业国家或者说工业附属国家,新加坡一直以来的定位都是极力发展港口以及金融领域。
新加坡港口公司并非只有东南亚第一大港新加坡港,新加坡港口公司一共在整个东南亚境内掌握了20多座港口的股份,新加坡国立银行不仅在新加坡国内是第一大行,而且在整个东南亚已经达到了200多家分行。
新加坡股份交易所也是东南亚最大的股份交易所每天的生意规模达到了数10亿美元,新加坡靠着金融以及港口成为了东南亚第二大富国。
东南亚这些国家近些年的经济发展已经完全被绑定在了加里曼丹共和国这个国家的身上,这也体现出来了加里曼丹共和国对于东南亚的软控制力究竟有多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