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准备东进和阳谋

第14章 准备东进和阳谋

  夕阳的余晖斜斜地洒在漯阴城的青砖黛瓦上,将这座饱经战火的小城镀上一层血色。刘备勒马立于城门之下,玄色战袍在风中猎猎作响。他仰头望着城楼上那面残破的黄巾旗缓缓落下,取而代之的是汉室的赤色旌旗,心中却无半分喜悦。

  "主公,城中豪族已在府衙候着了。"亲卫低声禀报。依照历来的惯例,他需一一拜见当地的各家豪族。在这乡里,长期以来都被豪右势力牢牢把控。豪右不仅将乡官里吏的职位揽入囊中,更是在察举制中占据主导地位。原本应由官府任命的乡官里吏,现今却成了豪右子弟初入仕途的便捷起点。以至于地方长吏新上任时,都不得不先去拜访当地的豪右大姓,并招募他们的子弟担任掾史属吏,借助这些豪右势力来治理地方,这无疑是在事实上默许了豪右大姓对地方的掌控。

  虽说朝廷也曾出台过一些限制豪右的政策,然而多是任用酷吏来执行,结果导致吏治变得苛刻,冤假错案频繁发生。孝章帝之后,政策方向转变为宽厚,却又使得法禁松弛,豪右们趁机大肆兼并土地,官吏中奸贪之辈众多,常常肆意侵害百姓的利益。但话又说回来,若不抑制这些豪强大族,地方权力就会被他们一点点侵蚀殆尽,地方官吏上任之后,也只能通过与大姓合作,才勉强能够维持统治。

  漯阴的豪族大多是平原右姓的分支,像刘氏、高氏、荣氏、言氏、西门氏等。黄巾军入城后,这些豪族纷纷极力逢迎,而宋弼也对他们加以笼络利用,所以这些大姓并未遭受太大的损失。正因如此,对于官军夺回漯阴这件事,他们并不怎么在意,毕竟自身利益并未受损。无论是黄巾军还是官军,他们始终都是既得利益者,二者对他们而言并无太大区别。

  刘备嘴角扯出一丝苦笑。这些所谓的"豪右",在黄巾肆虐时摇尾乞怜,如今官军收复城池,却又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他太清楚这些人的嘴脸了——他们就像墙头的野草,哪边风大就往哪边倒。

  府衙内,烛火摇曳。刘氏、高氏、荣氏等各家代表分列两侧,看似恭敬,眼中却藏着轻蔑。刘备注意到,那位刘家主甚至故意将茶盏重重放下,溅出的茶水在案几上洇开一片暗痕。

  "刘县君远道而来,辛苦了。"刘家主捋着花白胡须,语气敷衍得像是打发一个上门讨饭的乞丐。

  堂内气氛凝滞得能听见烛芯爆裂的声响。

  刘备身后,年轻的刘洵急得额头冒汗,一个劲地给父亲使眼色,却被完全无视。这场会面最终在令人窒息的沉默中草草收场。

  等出了县寺,刘洵追出府门,拽住父亲的衣袖。暮色中,他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

  "父亲!刘县君才兼文武,志向远大,若咱们能雪中送炭,对我家可是极为有利的。您这是要将刘氏一族置于何地?"

  刘家主猛地甩开儿子的手,冷笑道:"竖子懂得什么?那刘备不过是个靠着军功爬上来的寒门武人,手下不过两千残兵。济南境内上万黄巾虎视眈眈,他能活过这个冬天都是造化!"

  "可他是朝廷命官!若他记恨今日之事..."

  "记恨?"刘家主从鼻子里哼出一声,"明日凑些陈粮破布打发便是。这些年我们应付过的县令还少吗?"说罢转身离去,留下刘洵独自站在渐浓的夜色中,望着父亲远去的背影攥紧了拳头。

  中军帐内,油灯将刘备的身影投在帐布上,拉得老长。他盯着案几上的地图,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著县的位置。

  那里有杀害犁邱亭数十名民众的凶手,也有他必须兑现的承诺。

  "大耳,又在琢磨你那'千金一诺'?"简雍晃着胖乎乎的身子钻进来,手里还拎着个酒葫芦。

  刘备头也不抬:"胖子,你说这些人怎么就..."

  "怎么就不知好歹?"简雍灌了口酒,咂着嘴道,"他们在这地方盘踞百年,见的官比你吃的盐都多。你信不信,此刻各家的密使正快马加鞭往黄巾大营赶呢?"

  帐外突然传来战马的嘶鸣。刘备走到帐门前,望着远处漯阴城模糊的轮廓。月光下,几个黑影正悄悄溜出城门,马蹄包裹着粗布,却仍能听见沉闷的"嘚嘚"声。

  "看见没?"简雍不知何时站在了他身后,"这就是豪右的生存之道——永远给自己留条后路。"

  翌日清晨,校场上尘土飞扬。关羽正在操练新募的士卒,这些昨日还是黄巾贼的汉子,此刻穿着官军号衣,动作却还带着匪气。

  "云长,歇会儿吧。"刘备递过汗巾。

  关羽接过擦了把脸,眉间的"川"字纹更深了:"兄长,著县那边探马回报,贼寇不下万人。我们..."对于著县和东朝阳的黄巾军,刘备对其情况了如指掌。著县、东朝阳两地聚集了数千黄巾,而菅县只有千余人,相对来说更容易攻打。

  刘备思索之后,还是决定攻打著县。著县虽然兵力较多,但离漯阴近;菅县虽然兵力少,但距离较远,一旦漯阴有什么变故,回援所需的时间较长。而且他此次的目的只是想替王氏报仇,目前并不想扩大地盘,毕竟自身势力还很弱小,扩大地盘很容易招来他人的觊觎。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青徐之地处于四战之地,位置并不理想,除非是想南下江东。同时,刘备对在东光之战后败退黄巾南下也颇为警惕。他心里很清楚,攻打著县并非是一个完美的策略,著县、东朝阳黄巾军的实力他再了解不过了。他之所以攻打著县,除了要为王睦报仇,更重要的是想拿下著县和东朝阳,以此四县为根基,来经营河济之间的区域。

  当然,他还有其他方案,比如袭取菅县,立足于漯济之间,凭借黄河天险抵御徐和、司马俱等人。但相较于攻打著县,这个策略实施起来较为麻烦,因为菅县距离较远,而著县离漯阴很近,即便漯阴出现什么状况,也能够迅速回援。

  "我知道。"刘备打断他,"但犁邱亭死去民众的血不能白流。"

  张飞的大嗓门突然插进来:"要俺说,就该连夜奔袭!那些黄巾肯定想不到咱们刚拿下漯阴就..."

  "益德!"关羽皱眉,"军中粮草只够半月用度,新兵连阵型都站不稳,如何作战?"

  刘备其实知道关羽说的对,粮秣的供应是一个棘手的难题。他所携带的军粮,按照每人每天最低7升来计算,仅够2000人吃三个月;要是按照标准的10到12升来计算,仅仅只够吃一个月。

  半月之后就会面临缺粮的困境。他还得从高唐府库调粮,可高唐府库的粮草本就不多,要是既要供应军队又要满足民众食用,实在是远远不够。

  况且眼下刚刚播下的种子,一个月后才刚刚发芽,距离成熟还早得很呢。

  这时候,简雍晃着酒葫芦踱过来:"要我说啊..."他故意拖长声调,"不如派人去泰山郡走一趟。应劭那老狐狸虽然滑头,但最怕黄巾坐大。若能说动他..."

  刘备眼睛一亮。他想起前日在府库清点时,发现的那几箱黄巾与豪族往来的密信。那些娟秀的字迹,分明出自各家精心培养的子弟之手。

  "宪和此言..."刘备缓缓露出笑容,"甚妙。"

  随后刘备打算举荐刘洵为漯阴县令,这也算是一种示好与拉拢的手段。但他不确定漯阴刘氏是否会同意。按理说,他们反对的可能性远远大于同意,因为他们不想得罪黄巾军,还指望在官军与黄巾军之间周旋获利。但刘备就是要借此敲打他们,如果他们敢与黄巾勾结,那就正好中了他的计,他也就有了动手的借口。

  同时也是一个阳谋,接受就意味着站在了黄巾的对立面,不接受则会得罪刘备。他们或许宁愿得罪刘备,也不愿得罪势力强大的黄巾军。但他们也不得不考虑刘备的存在,毕竟他是摆在眼前的现实威胁,即便勾结了黄巾,黄巾军一时半会儿也赶不过来。

  三日后,刘洵被"举荐"为漯阴县令的消息传遍全城。刘氏宅邸内,茶盏摔碎的脆响惊飞了檐下的麻雀。

  "这是要逼我们站队啊!"刘家主脸色铁青。

  管事战战兢兢地递上拜帖:"家君,高家、荣家的人都到了,在后院等着..."

  与此同时,军营辕门前,一队骑兵正整装待发。刘备亲自为为首的骑士整理鞍鞯:"务必三日内赶到泰山郡。"

  骑士抱拳:"属下必不负使命!"

  远处的地平线上,乌云正在积聚。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这河济之间酝酿。而此刻的漯阴城,就像惊涛骇浪中的一叶扁舟,随时可能被巨浪吞噬。

  刘备望着骑士远去的背影,摸了摸腰间的佩剑。

字号 A+ A- 16
白色 粉色 绿色 黄色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