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父显灵,幼天王诛杀沈桂,晋封李秀成为左辅正军师,禁制甜露、加大供应米粮……
消息就像插上了翅膀,一夜之间传遍了整个天京城。天京军民昨日还沉浸在丢失地保城的悲痛中,今日却仿佛在黑暗中瞥见了一丝曙光,重新燃起了生的希望,不少人甚至欢呼雀跃起来。
次日,晨曦微露,东方天际刚泛起鱼肚白,城内刚刚解除宵禁。大量军民涌到天王府前,有些人聚在大照壁下,争相阅读幼天王的诏令;有些绕过大照壁,来到天父台周围,遥望天朝牌坊下的沈桂首级。
诸王也早早起床,相继来到天王府,准备参加今天上午的朝会。昨天发生了好几件大事,天京城防更加空虚,朝局也将为之大变。
今日的朝会至关重要,说不定将关乎天朝国运。大家谁也不敢怠慢,谁也不敢缺席。
参会的全都是头面人物。凡是有封号的诸王,除纪王黄金爱留下主持天京城防,以及病重不能下床者,其他人都得参会。没有封号的列王,人数太多,自然不必参会。
洪秀全后期共封两千七百多个王,但大多数都没有封号,统称为列王,正式称谓为“坣”,意为小王。这些王彼此平行,不相统率,对朝政造成极大的干扰。
天王府这边,总领侍卫的尊王刘庆汉自然要参会。江天贵福两个弟弟-光王洪天光、明王洪天明,太后赖莲英,女官四军师,皆要参会。
此外,六部堂官,也即吏部天官、户部地官、礼部春官、兵部夏官、刑部秋官、工部冬官,同样列位朝会。
天京事变后,洪秀全废除军师负责制,改设六部处理国务,六部直接对他负责,“一如清廷”。他“立政无章”,重用亲贵,使亲贵凌驾在六部之上。六部完全沦为了秉承亲贵意思办事的机关。
天国后期有一个重要的人物,此时却并不在天京-干王洪仁玕。去年底,洪仁玕奉诏出京,催兵解天京之围。但各处军队多不应命,洪仁玕往湖州依堵王黄文金,如今正在与楚军苦战。
七时一刻左右,李秀成挂念着城防,放心不下,驰马来太平门巡视。他直接登上太平门内侧的月城,遥望地保城上的敌情。
“丈父,”女婿黄金爱向他请安,毕恭毕敬地磕了个头,说道:“恭祝丈父荣封左辅正军师!”
纪王黄金爱原是李秀成军中的“牌尾”,也即童子兵,智勇双全,功勋卓著。李秀成非常欣赏他,把他招作女婿。
苏州失陷后,李秀成派黄金爱、洋兄弟呤唎到上海、宁波夺洋船、买枪炮,被清军觉察,遭到层层截击。黄金爱返回天京,辅佐李秀成守城,常被视作是李秀成的替手。
他身后跟着七八个忠殿老卒,都是两广、两湖的老兄弟,个个喜上眉梢,齐涮涮地下跪,喜道:“恭祝殿下荣封左辅正军师!”
“都起来吧。”李秀成昨夜和洪天贵福密谈许久,兴奋得难以入眠,此刻一脸倦容。但人逢喜事精神爽,他很高兴,说道:“幼天王英明神武,乃中兴之主。我辈都该精忠报国,以报主上知遇之恩。”
突然,湘军炮声隆隆,炮弹在几百米外接连爆炸,硝烟渐渐弥漫过来。
黄金爱叹了口气,说道:“昨晚清妖一夜不休,一面修葺地保城,一面修筑炮垒,安置洋炮。天不亮,清妖便开始轰击城垛,妄图把垛口打平,使圣兵无处藏身。
“殿下请看,清妖营垒连绵不绝。最近的两处大营,一处飘着萧字大旗,一处飘着熊字大旗,乃是吉字营两大将萧孚泗、熊登武。”
太平门城楼已被湘军轰破,附近垛口也被打坏不少。天军大多藏在城门后的月城里,只在城墙上部署了少量士兵。
李秀成取过望远镜,但见湘军营垒严整有序,火炮清晰可见。那深垒高墙的阵势,那一门门密密麻麻的劈山炮、洋铁炮,一看就是湘军精锐、曾国藩的嫡系“吉字营”。
在女婿、部下面前,李秀成不想露怯,说道:“还好,洋铁炮不多,山炮更看不见。只要李妖头的炮队不过来,咱们还能坚持下去。”
“就怕,就怕……”黄金爱踟蹰片刻,屏去身后的随从,低声说道:“就怕清妖穴地攻城,轰破了城墙,以天军现有实力,恐怕抵挡。”
明初,太祖朱元璋不计成本修筑南京城,城墙多由巨石、青砖砌成,论坚固程度、论城池之大,堪称东亚第一。就算是淮军毕乃尔炮队来了,也不见得能够轰塌天京城墙。
穴地攻城却可以避开坚固高厚的城墙,只要埋藏的炸药足够多,只要把炸药准确地埋藏在城墙下,就一定可以在天京城墙上打开缺口。
经过十几年惨烈的战争,太平军、湘军都成了穴地攻城与反穴地攻城的专家。自曾国荃围困天京起,湘军已在天京城下挖了三十多条地道,都被太平军破解。
通常是用盲人听瓮、辨别草色,找到湘军地道方向,然后在相近地区也挖一道地道出城,再左右横挖,直至挖穿湘军地道。
为了紧固城防,太平军早已把多余的城门砌死,仅留的几座城门也砌得很小。城门之内还有月城,也即瓮城,作为城墙被突破后的备用防御手段。
4月底5月初,湘军曾几次从地道冲出,大举攻击月城,都被太平军击退。
但湘军有水师之便,可以源源不断地供应粮草弹药。太平军粮弹紧缺,被湘军重重封锁,根本就耗不起。
地保城一失,湘军可在龙脖子上架炮轰城,可以就近挖掘地道。太平军的处境,愈发艰难了!
李秀成朝左右瞥了一眼,说道:“置之死地而后生。幼天王有言,清妖破城之日,便是天军突围之时,清妖破城之地,便是天军突围之处。吾深以为然,蒙天父保佑,我们必可突出重围,再造天国。”
他浑身散发着积极乐观的精神、从容不迫的气质、毫不动摇的信心,令黄金爱大为佩服,亦大受触动。大概,这就是诸王与军师之间的差距吧。
像往常一样,李秀成观察过敌情,走下月城,向守城将士嘘寒问暖。
忠王为人忠厚,参加太平军时只是个普通小卒,一步步成为忠王左辅正军师。他虽居高位,却始终关心士卒疾苦,在将士面前威信很高。
士卒见到忠王,纷纷下跪问好:
“忠王殿下!”
“忠王殿下!”
……
李秀成向大家拱手,说道:“各位兄弟辛苦守城,主上很感动,特意下诏增加粮米供应。从今天开始,守城将士每天食两顿干饭。”
众人齐呼万岁。黄金爱跟在李秀成身边耳濡目染,学得十分乖巧,说道:“天父眷顾,主上英明,先诛杀沈桂,又用殿下为正军师,就连我们守城士卒也能食饱米饭杀妖。中兴天国,指日可待矣!”
李秀成笑笑,拱手说道:“辛苦诸位守城,吾这就去朝会了。”
大约八时许,李秀成赶到天王府,在东下马牌下马,经左旁门,急步过天朝牌坊、五龙桥、荣光门、吹鼓宁、圣天门、忠义门。
此刻,诸王、六部堂官、天王府四女军师已经集齐,听说忠王赶到,不约而同地从东、西朝房中走了出来。
太平天国有女官的制度,设左辅正军师一员、右弼又正军师一员、前导副军师一员、后护又副军师一员,共有女军师四名。
一名女官职称“右掌朝门”,过来向忠王请安,示意由他领班上朝。
李秀成谦让不过,最后把队伍排成两班,洪氏宗亲、天王府内官、六部堂官居左,诸王居右,足有五六十人。右掌朝门在前引导,李秀成领班,众人款步进入金龙殿,站定。
未几,“左掌朝门”唱道:“幼天王驾到!”
李秀成打头,众人乌压压跪倒一片。
洪天贵福第一次主持朝会,原本还有些紧张。当他坐在那高高在上的沉香大椅上,看着诸王匍匐脚下,一名莫名的自信心油然而生,声音也不由自主地深沉起来:
“众卿平身!”
“给忠王、母后赐坐!”
另一名女官职称“左掌朝门”,引导赖莲英、李秀成坐在靠近御座的地方,与诸王分隔,以示尊崇。赖莲英居左,李秀成居右,其余诸王全部站立。
“昨日,天父托梦于朕,言说正邪不能两立,责朕诛杀沈桂,重用忠王为左辅正军师。国事艰难,朕不敢怠慢,已用雷霆手段,把沈桂过云中雪。
“沈桂妖人也,首级已挂在天朝牌坊下,想必众卿已经看到。忠王正人也,朕加封忠王为左辅正军师,军政兵马钱粮铨选大计悉委忠王,诏令已连夜下达……”
洪天贵福说完,大殿内鸦雀无声,静得一根针掉下都能听到。诸王亦啧啧称奇,被他的睿智、果断所折服。
“信王!勇王!”洪天贵福突然发难,厉声喝道。
“臣在!”洪仁发、洪仁达不约而同地应道,各自上前一步,跪倒在地。
“你二人窃居高位,贪庸误国,无谋国之能,有搜刮之罪,无辅国之术,有卖官之道……”
洪仁发、洪仁达都是洪秀全同父异母的哥哥,尊称“王长兄”、“王次兄”,号称“国兄”,被国人私下骂为“洪家猪狗”。天京事变后,洪秀全重用宗亲,对仁发、仁达特别倚重。
此二人贪鄙不堪,国人怨之久矣。譬如,李秀成叮嘱朝官多买粮米,作长久计,洪家猪狗派人分驻十三门,课以重税,致使米粮难以外进;李秀成为减少城内粮食消耗,下令开门放难民出城,洪家猪狗强迫难民每人交五两白银,方可出城。
他们仗着洪秀全的信任,在天京作威作福。洪秀全死后,他们又欺负洪天贵福年幼,与沈桂沆瀣一气。洪天贵福要想重掌大权,势必要打击这两个叔叔。
好在这二人都没什么城府,也没有嫡系军队,势力不强。洪天贵福还没敲打几句,二人便瘫软在地,连连磕头求饶。
“朕念你们是老天王长兄、次兄,不愿赶尽杀绝。”
诸王都屏气凝神,看幼天王如何处置两个国兄。沈桂被斩首,已足以震慑诸王,若再重罚两位国兄,整个天京都要为之震动。
“着令,”洪天贵福沉吟片刻,说道:“削去信王、勇王一切职务,削去王长兄、王次兄称号,保留王爵,发回王府闲住。”
“谢主隆恩!”两位国兄长舒一口气,磕头如捣蒜,连忙谢恩。
李秀成心中一颗石头也落了地,觉得幼天王此举相当正确。洪家猪狗废职闲住,自己这个左辅正军师才能坐得稳当。否则,就跟当年石达开一样,自己要受尽窝囊气。
“信王,”洪天贵福并不让二人起身,问洪仁发道:“老天王的金玺、玉玺、木玺,现在何处?”
洪仁发嚅嚅说道:“回主上,老天王的印玺都在臣府中。”
“既为天王印,为何不在天王府?!”洪天贵福厉声问道,把洪仁发吓了一跳。
“臣罪该万死,臣散朝后就把老天王印玺送来。”
“嗯,”洪天贵福环顾诸王,目光严峻而庄严,如同一柄利剑,扫过殿内每一个人。
诸王被他目光所摄,不少人低下了头,微微弯下了腰背。
“朕决定,从即刻起,恢复太平天国的国号!废除幼天王的尊号,朕改称天王,改用老天王金玺、玉玺、木玺。”
洪秀全末期为国事所苦,沉醉在天国幻梦中,不仅为首义诸王加封了许多宗教称号,还把国号先后改为上帝天国、天父天兄天王太平天国。
此举遭到在外武勋的强烈反对,譬如侍王李世贤,便曾公开反对洪秀全。李世贤坚持使用“太平天国侍王李”的名号、“天朝九门御林忠正京卫军侍王李”的军号。甚至于洪秀全封他为正忠军师,他也不理不睬。
洪天贵福宣布恢复国号,无疑带有拨乱反正的意思,改称天王,亦可明确传递出他中兴天国的雄心。
“主上圣明!”李秀成打头,诸王齐涮涮地跪倒一片,齐声称颂“主上圣明”。
趁着这个机会,洪天贵福说道:“朕还决定,从即日起,由忠王收缴各府存粮,统一调配供应。各府亦要酌情贡献金银钱物,以充圣库。信王、勇王,你二人理当首倡。”
洪仁发、洪仁达平日搜刮了无数金银,此刻劫后余生,争相表态支持。
值此危急关头,在此朝会场合,诸王更没人敢反对,不必细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