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嵩在寨子里呆了几天,这几天里,他除了日常的事情之外,还指导李云华完成了一次独立授课,这授课的内容很简单,就是认一些非常常见的字而已,李云华完成得还不错。当然,这和学生都非常乖,非常照顾她这个嫂子(弟妹、侄儿媳妇)有关。
忙完这些事情,张嵩就又要出门了。上次他去李家集买盐巴,盐巴没买到,皮货也丢光了。当然,他给山寨捡回来一个山村老师,所以总的来说还是赚了。
但是山寨里的盐巴已经快要用完了,没有盐巴,这日子可不好过。所以虽然寨子里的人也愿意照顾他一下,让他在寨子里和她多待一些时间,但是张嵩终于还是要再次出门了。
如今要买盐巴,就只能去大湾镇了。大湾镇在山寨的南边,每个月初一和十五都有集市。走大路过去大概要两天,但是如今走大路不够安全,万一遇到了齐军,都不好跑。所以为了安全,就只能走小路。走小路的话,即使顺利,去一趟也要走四五天,一来一回,十天半个月都过去了。
所以这一趟,还让张嵩一个人去,那大家,甚至包括张嵩自己都觉得不放心了。但是张家寨的人本来就少,而成年男子就更少了,加在一起也就不到四十人,放在后代,也就一个排。所以也派不出太多的人一起去,最后只能又找了两个人和张嵩一起去。
和张嵩一起去大湾镇的另外两个人一个叫张桂,他是张嵩的同族叔叔,去过大湾镇,认识路。还有一个叫张岩,是张嵩的堂弟。
这天一清早,天空中还满是星星,而那边最高的一处山顶已经开始有点发亮了。张嵩便已经起来了,他先查看了一下自己的两只梭镖。这两只梭镖刚刚已经升过级了,梭镖的尖头已经是铁制的了,而且为了增加威力,铁制的梭镖头还被打成三棱形,这样不但尖锐,而且结实。当然,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打得很细,能节约铁料。张嵩小心地又给梭镖头抹了一层山猪油,这是他性命的保障,不能不细致地对待。
这个时候,张丫丫和李云华也已经起来了。以前张嵩出门,都是张丫丫给张嵩准备带在身边的那些小东西。比如说路上吃的干粮呀,比如说装好了水的竹筒呀,总之就是一大堆细细碎碎的小东西,小事情。
今天张丫丫有了个帮手了。张丫丫去烙饼的时候,她就在旁边帮着烧火。
“嗯,嫂子,你以前没干过这种事吧?”张丫丫笑道,“以后呀,这种事情,就该归你做了。嗯,你先看我做一个,然后你再照这样子也烙一张饼……”
到阳光已经照到了张家寨的时候,张嵩已经吃好了饭,张丫丫和李华云也帮他整理好了行装。过了不多会儿,另外的两个人也都从家里出来了。他们也都和张嵩一样,手上拿着装上了新的铁制尖头的梭镖,背后背着一个装好了东西的竹篓子。
“桂叔,啊岩,都准备好了?”张嵩问道。
那两个人便都点了点头。这时候,太阳也越来越高了,等到三个人走到山寨的门口的时候,阳光已经快照到山下的峡谷了。虽然如今从寨门处往下面望,下面还是一片黑暗,但是张嵩他们都知道,等他们走到山下的时候,阳光肯定会在他们之前就下到了山脚下的。
寨子里其他的人也都送出来了,张嵩和他们挥了挥手,便带着另外的两个人沿着那条两边都是悬崖的小路向山下走去。
到了山下,穿过一处峡谷,又翻过一道山梁,前面就是通往大湾镇的小路了。如今小路上因为没什么行人,很多地方都长了草,三个人沿着这条路慢慢地向前走,一边走还一边用手中的梭镖杆子拨打着路上的杂草,以赶走可能躲在这里面的毒蛇。
这边的山里面是有一些很危险的毒蛇的,大多数的毒蛇,只要被惊动了,都会主动避开的。当然,即便如此,走过草地的时候,大家还是要留神,因为在这边还有一种对自己的保护色非常有自信,你不一脚踩上来,它绝不移动的五步蛇。
这样草行露宿,走了三天。他们在路上也看到过一两个行人,但是大家都互相躲着,避免靠得太近——在这个时代里,
路上的人主动靠近你,多半没怀着什么好心思。同样,如果你没有要劫掠别人的意思,一般也不会主动去靠近别人。
到了第四天中午,他们总算是到了大湾镇附近。
大湾镇之所以有这样的名字,是因为有汉江的一条支流正好在这里转了个大弯。据说最开始这里只有一个小码头,但可能正是靠着河边的那个小码头,大湾镇发展成了一个比李家集还要大一些的镇子。
这个镇子差不多有四五百户人家,说起来,如今还被包围着的南陵城里面还有没有这么多人,都不太好说了。
如今镇子的外边还为上了一道围墙。不过这道围墙显然是新修的,围墙并不太高,也就一丈多点,张嵩觉得自己助跑几步,甚至可以直接翻上去。至于厚度,从外面倒是看不太出来。
三个人便背着皮货往镇子门口走,到了门口,便被几个拿着虎叉和短矛的人拦住了。这些人大概是保卫大湾镇的土团了。他们手中的短矛的长度显然是逾制了,但是如今这种事情,本来也没人管了。
“干什么的?”带头的那个人问道。
“进镇子卖皮货,再买点盐巴。”张嵩说。
一个看起来像是带头的人皱着眉头打量了一下张嵩他们,然后说:“你们是哪里人,我怎么从来没有见过你们?”
一般来说,前来赶集的人都是附近十里八乡的人,所以很多时候大家都是认得的。
“我们是张家寨的,我们原本是在李家集那边赶集的。前些天,李家集被贼军烧了。我们就只有到这里来了。”张嵩回答道。
“李家集被烧了?”那人吃了一惊。
如今世道乱,到处走的人少,所以消息也传得比太平日子更慢一些。
“昌盛哥哥,我听贩盐的李大哥说,那边不少村子都被烧了。李家集有没有被烧,我就不知道了。”旁边的一个握着一杆虎叉的大块头说道。
那个“昌盛哥哥”听了,便又斜着眼睛看了看张嵩他们,然后道:“人可以进去,不能在里面过夜。还有,不能带兵刃进去。”
说到这里,他又看了看张嵩他们手中的梭镖,道:“这个不能带进去。”
“大哥,我们老远来的,路上不太平,手里不能没有点东西。这个不能带进去,那怎么行?”张桂说。
“正因为不太平,所以才不行。”“昌盛哥哥”的态度却非常坚决,他盯着张桂的眼睛道,“李家集都被烧了。你们又是生面孔,我还担心你们是不是贼人的探子呢。你们要进去,武器就不能带进去,要不然,就请回吧。”
张桂便道:“你们镇子里面有这么多人,又有长矛,又有虎叉……”说到这里他还四面望了望,又继续道,“还有弓箭和盾牌,还怕我们这么三个人?要我说……”
整说着呢,张嵩突然在他的肩膀上拍了一下,他便住了口。
“桂叔,不要说了,人家的顾虑是有道理的,换了是我们,也不会让不认识的人拿着兵器进去的。嗯,要不你在这里等着,我和阿岩进去。”张嵩说道。
张桂便将背上的背篓放下来,右手提着递给张嵩,左手伸过来,接过了张嵩和张岩的梭镖。
“这位大哥,我们现在可以进去了吗?”张嵩又微笑着问道。
“还不行,”那个“昌盛哥哥”道,“二虎,你来看看他们的身上,还有他们的篓子里面有什么东西。”
张桂睁大了眼睛,正要说什么,张嵩却抢先对他说:“桂叔,你稍微等一下,我们很快就出来。”
大湾镇这边的要求虽然苛刻了一点,但是在这个时候,却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再说他们三个,走了四天才到这里,还能因为赌气就不进去了?
那个拿着虎叉的大个子大概就是“二虎”了,他将手中的虎叉递给旁边的团丁,弯下腰来,将三个人放在地上的背篓都细细地检查了一遍。然后又准备在搜张嵩的身。
“二虎,搜那两个。”“昌盛哥哥”又突然开口道。
接着他将目光转向张嵩,看了张嵩一会儿,然后说:“他们两个进去,你留在这里等。”
“啊?为啥……”张岩刚开口,就被张嵩制止了。
“桂叔,你带阿岩进去,我在这里等你们。”张嵩说。
张岩和张桂互相看了看,点了点头。
于是几个团丁便上来搜了张桂和张杨的身,便放他们进了镇子。
张桂两个便要往里面走,“昌盛哥哥”突然用河北话道:“最近皮货行情不好,你们要多走几家。”
“昌盛哥哥”说的很快,张桂两个都没听懂,一下子愣住了,“昌盛哥哥”却笑了起来,转头对“二虎”道:“这几位兄弟是新来我们这的,对镇子里面不熟,你再带上三个弟兄,给他们带个路。”
“二虎”应了一声,便带着三个团丁,和张桂他们一起进了镇子。
等张桂他们进了镇子,“昌盛哥哥”却向张嵩露出笑容,拱了拱手道:“这位兄弟不知如何称呼。”
张嵩赶紧也拱手道:“小弟姓张,叫张嵩。这位大哥直接称呼小弟的名字就好了。”
那个“昌盛哥哥”便笑道:“张嵩兄弟,我看你的年纪,应该是比我要小一点,我就僭越一下,称你一声张嵩兄弟了。兄弟我姓王,叫王昌盛,是这大湾镇里的枪棒教头。张嵩兄弟,今天的事情实在是没办法,你也知道,如今这贼兵到处烧杀,你们又是生面孔,我们也不能不谨慎一点,却不是有意要怠慢几位兄弟。刚才有什么得罪了的地方,还请几位兄弟恕罪。”
张嵩也笑道:“俗话说得好,‘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如今这个世道,王大哥谨慎一点也是应该的。王大哥肯让我们这样眼生的人进去,我们已经是要感激不尽了,哪里还敢有什么怨愤之心?如今李家集已经没了,我们张家寨日后要做买卖,也只能来这里了,到时候还要王大哥多多关照。”
两个人便聊了起来,王昌盛也借着这个机会,不着痕迹地打探着张家寨的底子,张嵩呢,自然是能说的就说,不能说的,便打个哈哈过去。王昌盛也是个聪明人,自然也知道,有些东西不便于多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