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尘埃落定

第六章 尘埃落定

  浮士德鼓舞起了德军士气,第七连的老兵们人人豪情万丈,就等着跟随“雅利安超人”去踹烂法国人的屁股。

  唯独隆美尔还是十分冷静,。

  “法军对近卫第七连的攻势已经失败,可对巴伐利亚十六步兵团防御阵地的进攻,还比较顺利。”

  按照浮士德自己的观察,他猜测法军夜袭的总兵力,肯定不少于一个团,敌人的数量可能多至三四千人。

  隆美尔根据小胡子的报告,也做出相同判断:“法军可能动用了一个加强团,我们的人数比他们少得多。”

  隆美尔在雪地上画出方块和三角,作为德军和法军的标记,道:

  “法军的一个团包括三个营在内,兵力最少三千人,这次夜袭中一定还加强了额外的技术兵种,宽泛估计,法军人数极可能不少于四千人。”

  “我们在C1段阵地,我们的近卫第七连有三百人,巴伐利亚十六步兵团的C3段阵地,有多少人?一个团部连,一个得到额外补充的主力连……”

  小胡子补充说:“十六步兵团在德福依树林,就是C3段堑壕,除了团部连和第一连以外,还有一个额外的通信排,也在参加战斗。”

  浮士德说:“那十六步兵团在这里也只有七百人,顶多八百人。”

  阿道夫说:“我们一共有七百六十四名士兵,所有人都能战斗。”

  德国在1916年冬天已经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去年的凡尔登战役失败以后,欧洲大陆上的风向便完全改变。

  继意大利参加协约国成为德国的敌人以后,希腊、罗马尼亚也分别加入协约国阵营,对德宣战。

  俄国人也不失时机,发起规模浩大的“布鲁西洛夫突击”,使东线局势严重恶化。

  德军的处境就好像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堵,为了挽救巴尔干战场和东线战场的局面,总参谋部只能从西线抽调大量兵力前去其他战场增援,结果又导致西线也陷入被动。

  隆美尔原本考虑到近卫第七连还要防守自己的C1段阵地,只能抽调一个排前去支援十六步兵团。

  现在大家分析法军兵力以后,显然一个排援军根本不够,隆美尔咬咬牙,只能改变策略,仅一个排留守原地,第七连其余部队倾巢出动,全去支援德福依树林的十六步兵团。

  法国人的大炮还在猛烈轰炸十六步兵团所在的德福依树林,每过半分钟,就有一批一百五十毫米榴弹落下爆炸,大地在摇晃,天空仿佛成了一锅沸腾的开水。

  德军各排,现在都集中了起来,战士们如石像般肃立,一动不动,手中紧握枪支,偶尔,趁着照明弹的亮光,就能看见钢盔挨着钢盔,刺刀挨着刺刀的画面。

  隆美尔吸了一口雪中冷冽的空气,告诉大家:“德意志之剑,坚不可摧,我们要有信心,法国人的准备没有那么充分,只要一次短促突击足够有力,我们就能迫使法军暂停进攻,这和人数没有关系。”

  这和人数没有关系。

  浮士德也认可这一论断,法军已经蒙受不小的损失,只要再遭受相同伤亡,法军指挥官就是再蠢,也该暂停进攻,好好检查一下,看自己是踢到了德军的哪块铁板。

  阿道夫也大喊一声:“我们可能被击倒,但我们不可被战胜!”

  小胡子的演讲术还没成熟,这话反而让德军稍稍有些气馁。

  总之,浮士德站到了头一排,第七连还是很快展开行动,几百名士兵在夜色和风雪掩护之下,整齐划一的跳出堑壕,朝着德福依树林方向跑去。

  隆美尔提前命令所有人散开队形,冲锋队形已经一定要足够松散,顶多保留四五人的小队为一个作战单位。

  “散开、散开,再散开些!别像索姆河的英国人那样犯傻!”

  看来索姆河战役中,英军那充满古典主义风格的密集方阵冲锋队形,很给隆美尔留下深刻印象。

  在近卫第七连和巴伐利亚十六步兵团两处阵地之间,满布着一百五十毫米榴弹炮轰出的炮弹坑,所有战士都在深夜里快速奔跑,每个人眼睛都死死盯住前一个人,迅速穿过齐膝深的弹坑,脚下坑坑洼洼,崎岖不已,稍不留神就会跌倒。

  这时候,浮士德的眼睛里面,已经隐隐看到了德福依树林,原本密集的森林,经过法军的猛烈炮击,炮弹就像割稻草一样,把密林割得光秃秃,只余下成百上千的半截树桩,伫立原地。

  千百名法军士兵,正通过一条浅浅的通行堑壕急行向前,十六步兵团的士兵就对着那条通行壕开火,但是并不猛烈的火力未能特别引起法国人的担心。

  近卫第七连还没有到达那条浅浅的通行堑壕,就有失准的榴弹落在队列之中爆炸开来。

  幸而隆美尔要求第七连保持特别松散的队形,这些失准的炮弹才没有造成多少伤亡。

  接下来,第七连越接近德福依树林,各种各样的流弹就越多,简直此起彼伏,无休无止。

  钢铁风暴在浮士德周围“嘣!嘣!”作响,黑暗中火花闪烁如雨点般密集。呜!又是一组炮弹!浮士德的刹那间从越来越尖厉的啸声中判断出,炮弹下落的弹道肯定就在自己附近。

  法军用来压制堑壕、打击碉堡的炮弹,都安装有延迟引信,不会在撞击时立刻爆炸。

  所以浮士德马上就萌生一种十分大胆的想法。

  浮士德听着炮弹破空而来的风声,聚精会神,他找到了炮弹的影子,然后主动跳了出去,就这么在半空中用双手接住了一发炮弹。

  然后,在炮弹的延时引信爆炸以前,浮士德又将这枚炮弹朝着它来的方向丢了回去。

  “现在——跟我进攻——”

  浮士德率先发出进攻的口令,隆美尔也冷静指挥着突击分队向前发起短促突击。

  阿道夫则有模有样的大呼小叫:

  “决战的时刻已到,现在是最后一击,各民族的命运就要尘埃落定,德意志世界的未来就取决于我们的进攻,兄弟们,相信我,进攻啊!”

  小胡子这套话术确实有些用处,不少士兵从中感受到一种升华的意义,忘忽个人,就不再恐惧。

  浮士德孤身一人飞奔出去,他的速度太快了,法军还没反应过来自己的侧翼位置出现德军援兵,浮士德就已经跳进那条又浅又窄的通行壕里,开启疯狂杀戮。

  浮士德所到之处,敌人的血肉狂飙,法军士兵在窄窄的通行壕里排成一队,简直就像是列好队伍,等候浮士德前来收割一样。

  第七连也以扇形形状发起散兵冲锋,有的孤身一人,有的组成小队,奔向战火。

  炮弹在他们身边掀起高耸入云的尘埃帷帐,斗士的怒火在前行中愈发高涨,奋勇杀敌的强烈愿望推动着所有人的前进步伐。

  近卫第七连冲锋的浪潮,就像一队鬼怪,穿过飘飘荡荡的白色烟雾,越过已经被炸平的洼地,给了法军一个突如其来的重大惊喜。

  法国人猝不及防,不少军官还没反应过来,就被从侧翼突然逼近的第七连缴械俘虏。

  通行壕的上方,巴伐利亚十六步兵团的两个连、一个排守军,现在也意识到了援军到来,所有人都不再隐蔽,完全不顾四百米外法军的机关枪还在扫射,就都跟着发起了猛烈的反向突击。

  士兵们都从战壕里冲了出来,然后又跳进法军的通行壕里,步枪和刺刀在这么狭窄的地方并不好用,最方便的战斗工具还是手枪和工兵铲。

  浮士德的双眼就像一对镜头,快速前移,跟着视角,就能看到数不清的法军、德军开始短兵相接。

字号 A+ A- 16
白色 粉色 绿色 黄色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