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解决

第20章解决

  李然见老汉态度依旧强硬,心中暗自盘算,硬来无济于事,只能另辟蹊径。

  他微微一笑,抱拳问道:“老丈可知道水车、曲辕犁?”

  老汉闻言一愣,眯着眼上下打量了他片刻,哼了一声道:“你说这个?倒是听说过,昨日朝廷派人往县里送了一批,说是啥新式农具,能省力增产。

  怎么,你提这个是啥意思?”

  李然听罢,心中一喜,知道机会来了。

  他挺直身子,脸上露出几分自信的笑容,朗声道:“老丈有所不知,这水车和曲辕犁,正是我设计督制的!

  只要老丈和诸位肯配合我修渠,我便自作主张,向少府申请一批水车和曲辕犁,作为补偿送给诸位,助你们耕田灌地,增产粮食,如何?”

  此言一出,场面顿时安静下来。

  老汉身后的农人面面相觑,几个民夫更是瞪大了眼,连络腮胡求盗都忍不住多看了李然两眼,显然没想到他会抛出这么个条件。

  老汉却不急着表态,他眯着眼,木杖在地上轻轻点了点,语气中带着几分狐疑:“你说你是水车、曲辕犁的发明者?哼,话说得倒是漂亮,可你一个小小的工师,真有这权利从少府手里要来东西给我们?你莫不是拿空话哄我?”

  李然早料到老汉不会轻易相信,他不慌不忙,从布囊中掏出一枚竹牌,双手递到老汉面前,正色道:“老丈请看,这是将作少府发的身份凭证,上刻‘丙级工师李然’,绝非假冒。

  至于我说的补偿,也不是空口白话。

  在下督制的水车、曲辕犁,已在咸阳试用,效果显著,少府令亲口许我,若有功,可上报请赏。

  如今这水渠若能修成,便是大功一件,我以此为由,向少府申请几件农具给诸位,谅他们不会驳我面子!”

  老汉接过竹牌,借着阳光瞅了瞅,上面的小篆字迹清晰,边缘刻痕也符合官制。

  他虽不识字,却知道这牌子不是随便能伪造的。他把牌子还给李然,皱眉道:“牌子看着倒是真的,可你说申请就能申请到?朝廷那些官儿,个个抠得跟铁公鸡似的,凭啥给你这面子?”

  李然微微一笑:“老丈有所不知,这水渠若修不好,少府令面上无光,朝廷怪罪下来,谁都担不起。

  反过来,若修成了,灌田增产,上报咸阳便是大功,少府令高兴还来不及,区区几件农具,不过小事一桩。

  我既是水车、曲辕犁的设计者,他们也得给我几分薄面。

  老丈若不信,我可当场立誓,若拿不到补偿,任凭您处置!”

  老汉听罢,眉头稍松,但仍半信半疑。

  他转头看了看身后的农人,低声嘀咕了几句。一个年轻农人忍不住插话道:“老张头,他若真能弄来水车、曲辕犁,咱们田里干活可省一半力气,粮食还能多收三成,这买卖不亏啊!”

  另一个农人却皱眉道:“可万一他拿不来呢?咱们的地白占了,水还少了咋办?”

  老汉摆了摆手,示意他们安静,转头盯着李然,沉声道:“你小子说话一套一套的,倒有些门道。

  不过我也不是好糊弄的。

  你说补偿,我信你一回,但丑话说在前头——这分水口若真占了我家田,或者上游水少了半分,别说水车曲辕犁,就是把你这工师绑了送县衙,我也不干!还有,这补偿啥时候能到?空头许诺我可不认!”

  李然心头一松,知道老汉态度已有所软化。

  他抱拳道:“老丈放心!分水口只用渠边几尺空地,我亲自丈量,绝不碰您田里一寸土。

  水量的事,我会搭个小闸,三日内试运行,若上游缺水,我自愿受罚。

  至于补偿,水渠修成后,我即刻上报少府,快则一月,慢则两月,东西定送到您手上。

  诸位可全程盯着我干活,若有半点不妥,尽管拦我!”

  老汉眯着眼沉默了一会儿,终于哼了一声,木杖往地上一杵:“好,我就信你一回!三日后若水量没问题,再加上你说的补偿,我便不拦你。

  可若耍花样,别怪我翻脸不认人!”他转头对身后的农人道:“你们听见没有!”

  农人们齐声应道:“听见了!”

  李然暗松一口气,转头对络腮胡求盗道:“大哥,麻烦您和几位兄弟盯着点,帮我约束民夫开工。

  我这就去搭分水口,免得误了工期。”

  络腮胡求盗哼了一声,点头道:“行,你干你的活,别让我们难做就成!”

  他挥了挥手,带着几个求盗退到一旁,冷眼看着民夫们散开。

  李然拍了拍手上的土,转身走到物资堆前,招呼陈三道:“陈兄,带几个人把木料搬过来,咱们先搭个小闸试试!”

  他又对民夫们喊道:“诸位兄弟,都动起来吧!早干完早歇着,渠修好了,大家都有盼头!”

  民夫们见风波暂平,懒散劲儿收了些,三三两两拿起木镐和镢,跟在陈三后面搬物资。

  李然蹲下身,掏出竹简和炭笔,目光在溪边来回扫视,脑子里飞快盘算着水闸的最佳位置。

  他决定先从地形和水流入手,亲自丈量一番。

  他站起身,对陈三招手道:“陈兄,麻烦你找两个人,帮我拿几根木桩和绳子过来,咱们得先定个位置!”

  陈三点点头,吆喝了两个身强力壮的民夫,扛着几根削尖的木桩和一捆麻绳跑了过来。

  李然接过一根木桩,走到渠边那三里半成品的起点,低头观察水流方向。

  溪水从秦岭淌下,清澈而平缓,拍打着岸边的石块,发出轻微的哗哗声。

  他蹲下身,伸手探了探水流速度,心中估算:“这水流不算急,目测每秒不到半米,坡度应该在千分之一左右,正好适合引水!”

  他又抬头望向远处田庄,目光顺着地势起伏,试图找到一个既能保上游水量又不影响下游灌溉的点位。

  他转头对陈三道:“陈兄,你带一个人站到渠边五十步外,插根木桩,我在这儿插一根,咱们先拉条基准线!”

  陈三应了一声,带着一个民夫快步跑去,数着步子走到五十步外,将木桩用力插进土里。

  李然则在起点插下另一根桩,用麻绳绑紧一端,招呼陈三拉直绳子。

  绳子拉紧后,李然沿着绳子慢慢走了一遍,脚下踩着松软的泥土,眼睛盯着地势变化。

  他注意到,绳子拉出的直线恰好经过老汉田地边缘的一片低洼地,离田界不过两三尺。

  若在这儿设闸,既能利用低洼蓄水,又不至于侵占田地。

  他心中一动,暗道:“这儿倒是个好位置,可还得测测水位差,免得算错了!”

  他从布囊里掏出一根细竹竿,这是他昨夜在驿馆随手削的,长约一丈,上面用炭笔刻了几个粗略的刻度。

  他走到溪边,将竹竿竖直插入水底,盯着水面淹没的刻度,低声嘀咕:“水深半丈左右……”

  随后,他又走到五十步外的木桩处,插下竹竿,观察水面高度。

  两处对比,他发现下游水位略低,差了约两寸。

  李然皱眉思索:“五十步差两寸,坡度大概千分之零点八,比我预计的略平,但还在可控范围!”

  他掏出炭笔,在竹简上快速记下数据,又在地上画了个简易三角形,用勾股定理粗算了一下距离和高度差,确保误差不大。

  作为一个理工男,他习惯用数学验证直觉,哪怕工具简陋,也得尽量精准。

  确定了坡度,他又走到低洼地旁,蹲下身抓起一把土搓了搓。

  土质黏性不错,略带草根味,夯实后应该能防渗。

  李然转头对陈三道:“陈兄,拿把镢来,挖个一尺深的小坑,就在这低洼地中央!”

  陈三应声跑去拿工具,带着两个民夫过来,三下五除二挖出一个浅坑。

  李然接过一根木料,用带来的石匕首削了几下,粗糙地做成一块简易闸板。他将闸板插进坑边,又用几块小木头撑住,形成一个临时的分水口。

  随后,他招呼民夫道:“来两个人,把溪水往这儿引一点,咱们试试!”

  两个民夫拿起木镐,在溪边挖了个小缺口,水流顺势淌过来,缓缓流入浅坑。

  水流进坑后,果然在低洼处积了起来,李然调整了一下闸板位置,让水流分成两股:一股留在坑里,模拟上游蓄水;另一股顺着绳子方向流向下游。

  他抬头对旁边的老汉道:“老丈您看,这闸一关,上游水就留在这儿;一开,水就往下走。

  等正式修好,我再用黏土夯实,绝不会漏,您觉得如何?”

  老汉盯着水流看了半晌,见坑里的水渐渐满了,田边却没受影响,脸色稍缓。

  他哼了一声道:“看着倒像回事!”

  李然点头道:“到时您带人来验,若水量少了,我任您处置!”他又转头对陈三道:“陈兄,记下这位置,回头多备些木料和黏土,咱们明天正式开工!”

  陈三应道:“哎,知道了!”他招呼民夫们开始标记位置,插下更多木桩,拉绳定线。

字号 A+ A- 16
白色 粉色 绿色 黄色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