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义的疑兵之计,如同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彻底击溃了突厥大军本就脆弱的心理防线。
就在突厥军心浮动,惶惶不可终日之际,雁门关外的地平线上,终于出现了大片飘扬的旗帜!
“援军!是我们的援军到了!”
“主公来了!唐国公的大旗!”
雁门关城头,守城的隋军将士们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连日苦战的疲惫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劫后余生的喜悦和复仇的渴望。
李渊率领的晋阳兵马,以及从各地赶来的勤王之师,终于在最关键的时刻抵达了战场!
隋军士气如虹,与关内坚守多日的守军遥相呼应,形成了内外夹击之势。
始毕可汗站在高坡之上,望着远处尘土大起,旌旗蔽日,一眼望不到边的隋军援兵,脸色变得铁青。
“报——!可汗!西面发现大量隋军,正向我军侧翼包抄!”
“报——!可汗!南面雁门关守军出城了!正与援军会合!”
“报——!可汗!后方……后方又发现隋军骑兵活动的踪迹,各部落人心惶惶,已经有部落开始自行后撤了!”
一个又一个坏消息如同雪片般飞来,砸得始毕可汗头晕目眩。
他原本以为,凭借数十万狼骑,足以踏平小小的雁门关,生擒隋帝。却没想到,先是后方粮草被烧,接着又是无休止的袭扰,如今隋军主力大举压境,内外夹击,他引以为傲的数十万大军,竟然陷入了腹背受敌的窘境!
“隋军援兵势大……后方屡屡被扰……粮草受损……军心不稳……”始毕可汗喃喃自语,每一个词都像一把重锤,狠狠地敲击在他的心上。
他不是傻子,知道再打下去,非但占不到任何便宜,反而可能被隋军彻底包围,断了归路,全军覆没于此!
“可汗!下令撤吧!再不走就来不及了!”身边的谋士和将领们纷纷劝谏,声音中带着难以掩饰的惊慌。
始毕可汗紧紧握着腰间的弯刀,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他不甘心,真的不甘心!就差一点,就差一点就能抓住杨广了!
然而,战场上的局势瞬息万变。隋军援兵已经开始与突厥前锋交上了手,喊杀声震天动地。雁门关内的守军也如同猛虎出笼,配合着援军,向着围城的突厥军队发起了猛烈的反击。
经过一番激烈的攻防,原本气势汹汹的突厥军队,在内外夹击之下,终于抵挡不住,攻城之势顿挫,阵型开始出现混乱,伤亡也急剧增加。
“撤!全军撤退!向北撤退!”
最终,在绝望和愤怒之中,始毕可汗极不情愿地下达了撤军的命令。这个命令,如同得到了赦免一般,让早已无心恋战的突厥士兵们如释重负。
数十万突厥大军,如同退潮的洪水一般,丢盔弃甲,仓皇向北撤去。来时气吞万里如虎,去时却狼狈不堪如丧家之犬。
雁门关外,隋军将士们爆发出惊天动地的欢呼声,响彻云霄!
雁门之围,历时数十日,终于在这一刻,宣告解除!
高义站在一处隐蔽的山坡上,远远地望着突厥大军溃败的景象,心中百感交集。他知道,历史的车轮,因为他的到来,似乎产生了一丝微小的偏离,但大方向,却依旧顽强地向前滚动着。
“将军,我们赢了!我们真的赢了!”张瑾激动得热泪盈眶,声音都有些哽咽。
高义拍了拍他的肩膀,脸上露出一丝微笑:“是啊,我们赢了。”